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3

[评论] 当AI包办思考,人类的大脑会"生锈"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8 17: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19 17:56 编辑

"三十年前,我还能背出三十个电话号码,现在连自己新办的手机号都要翻通讯录。"一位经历过纸质电话簿时代的70后自嘲道。这或许正是人类认知能力退化的缩影——从旋转拨号电话到即时通讯云端的四十年间,我们的大脑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

作为最后一代使用过转盘电话的群体,我们见证了纸质地图被GPS取代的全过程。曾经需要整合方位感、路标记忆与即时路况分析的复杂技能,如今只需对着手机说声"导航回家"。微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过度依赖导航系统的人群,其空间记忆衰退速度比普通人群快37%。更惊人的是,科学家通过分析区域道路复杂度,竟能以84%准确率预测阿尔茨海默症高发区域。

当时间线推进到2025年,这场认知革命迎来了新的主角——ChatGPT、Gemini、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正以每月迭代数代的速度进化。它们不再只是工具,更像是外接的"第二大脑":从撰写邮件到策划方案,从数据分析到创意生成,人类正在批量转移自己的核心思维能力。

微软针对319名知识工作者的研究揭示了令人不安的趋势:当受试者越信任AI能力,他们主动启动批判性思维的频率就越低。那些仍保持思考习惯的人群,其"思考"内容也发生了质变——从原创性解决问题,转变为核查AI输出的准确性。就像流水线上的质检员,我们的大脑正在从创造者退化为审核者。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认知外包并非止步于简单事务。AI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展现的潜力,正在压缩人类引以为傲的"高阶思维"空间。当记者询问国产AI Deepseek-R1对此的看法时,它给出了耐人寻味的回答:"我是你们用自身渴望雕刻出的神像。"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记忆力衰退尚属温和,AI引发的思维惰性才是真正的认知危机。当《机器人总动员》预言的躯体退化尚未成真,我们的大脑或许会率先坐上那架象征退化的悬浮椅——只不过这次,让我们沉溺的不是全息娱乐,而是思考能力的慢性流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5-2-19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因为人类会逐步消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0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AI生成的东西还要人工审核,AI只是人类的奴隶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6: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AI会使懒人更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2 21:39 ,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