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评论] 马斯克"太空WiFi"垄断危机:7千卫星覆盖地球 未来谁还能制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14: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年前马斯克团队将首批原型卫星塞入火箭头锥时,地球轨道仅有不到2000颗运作卫星。如今这位科技狂人的SpaceX公司已将7000多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相当于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和企业卫星总和的数倍——平均每周都有新卫星加入这场"太空蜂群秀"。

太空史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近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展示的实时卫星登记表显示,人类历史上仅有一人曾实现过类似统治:苏联卫星之父科罗廖夫。在1958-1959年间,这位航天先驱的卫星曾独占地球轨道。如今马斯克虽非唯一玩家,但其卫星网络的扩张速度堪称新时代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从2015年公布星链计划开始,马斯克的太空野心就与火星殖民蓝图紧密交织。其服务条款甚至要求用户承认"火星是自由星球",地球政府无权管辖。虽然殖民计划尚属遥远,但星链的实际应用已深刻改变全球格局:乌克兰前线士兵用它传递情报,加沙医护人员用它抢救伤员,缅甸和苏丹民众用它突破网络封锁。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500万用户接入这套太空网络。

美国防部近期遭遇的尴尬事件凸显了马斯克的影响力:当这位富豪威胁切断乌军星链服务时,五角大楼官员不得不亲自出面协商。"他不再是普通企业家,而是能左右战争走向的开关。"航天研究机构Quilty Space总监金伯利直言。目前美军自用的军用卫星同样依赖SpaceX制造发射,这种深度捆绑令各国警惕。

欧洲曾试图打造本土卫星网络,但阿丽亚娜6型火箭研发受阻,法国OneWeb卫星数量仅为星链的1/10。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最近转向与星链合作,更让欧洲自主计划雪上加霜。中国虽在加速追赶,现有试验网络仅覆盖上海地区,90颗卫星的规模尚不足星链零头。

真正的威胁来自亚马逊。贝佐斯的蓝色起源若能解决火箭回收技术,配合正在测试的柯伊伯计划,或将打破SpaceX的垄断。但目前星链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在尼日利亚即将成为最大网络供应商。更致命的是,SpaceX新一代星舰火箭即将投入运营,单次可发射百颗卫星,届时轨道卫星数量可能突破10万大关。

太空互联网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基础设施。当未来某天我们多数通信都依赖卫星传输时,掌控数万轨道节点的企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霸权。马斯克用六年时间建造的太空帝国,正在改写人类通讯史的基本规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1 23:14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