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板的高低温测试是评估其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验证保护板在高温、低温及温度循环下的性能稳定性。以下是测试的关键要点和流程:低温及温度循环下的性能稳定性。
一、测试目的
验证保护板在极端温度下的功能正常性(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保护等)。
检测元器件(如MOS管、IC芯片、电阻电容)的温度适应性。
评估保护板在温度变化下的耐久性和寿命。
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如GB/T、UL、IEC等)。
二、测试设备
高低温试验箱:可精确控制温度范围(如-40℃至+80℃)。
充放电测试仪:模拟电池充放电过程。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内阻等参数。
负载箱:模拟实际工作负载。
三、测试项目及流程
1. 高温测试
温度范围:+55℃—+80℃(根据产品规格调整)。
测试步骤:
将保护板放入高温箱,稳定至目标温度(保持2-4小时)。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循环,触发保护功能(如过充、过流保护)。
监测保护板响应时间、MOS管导通电阻、IC工作状态。
持续测试14小时,观察是否出现失效(如误保护、元件烧毁)。
2. 低温测试
温度范围:-20℃--40℃(根据应用场景调整,如汽车级需-40℃)。
测试步骤:
低温环境下稳定保护板14小时。
进行低温充放电,验证保护阈值是否偏移(如低温下过放保护延迟)。
测试MOS管在低温下的导通能力(内阻可能增大)。
检查保护板能否正常唤醒或恢复功能。
3. 温度循环测试
温度范围:-40℃ ↔ +80℃
测试流程:
设置高低温循环(如-40℃保持1小时 → 升温至+80℃保持1小时,循环5~10次)。
每轮循环后检查保护板功能(如通讯接口、保护逻辑)。
测试后拆解保护板,观察焊点、PCB是否开裂,元器件是否脱落。
五、测试标准参考
国标:GB 43854—2024/GB/T 31485-2015
测试过程: 高低温测试设备 低温-35度放电测试 高温80度放电测试 低温-35度单串电压采样 高温85度单串电压采样 高温充电 低温充电 高温85挂机14h,BMS空闲模式电流均为0 低温挂机14h,BMS空闲模式电流均为0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