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AI基础设施服务商CoreWeave最近又有了新动作。就在其今年3月以15亿美元完成"缩水上市"两个月后,这家主打英伟达GPU算力租赁的公司又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融资——不过这次不是发股票,而是计划发行至少15亿美元债券。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CoreWeave正通过摩根大通向潜在投资者兜售这笔混合型债务融资,其中可能包含高收益的无担保债券。这笔钱主要用来置换此前通过黑石、Magnetar等私募机构获得的"天价"贷款——那些贷款的利率最高达到15%。
时间倒回两个月前,CoreWeave的IPO其实并不顺利。原计划融资27亿美元的IPO最终只拿到15亿美元,发行价定在每股40美元。当时投资者主要担心两点:一是公司背负着高达129亿美元的累积债务,二是AI算力市场的持续性存疑。
但剧情很快出现反转。随着大客户微软和Meta在4月底相继发布乐观的资本开支计划,CoreWeave股价应声上涨33%,到5月初已站上55美元。这给管理层打了一剂强心针,促使其在上市仅两个月后就启动债务重组。
翻看公司财报会发现,CoreWeave的债务压力确实不小。截至去年12月,其总债务规模约80亿美元,且需要在2026年底前偿还75亿美元的到期本息。虽然去年营收暴涨至19亿美元(2022年才1600万美元),但净亏损仍高达8.63亿美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客户结构。去年微软贡献了CoreWeave 62%的营收,但在IPO前却放弃了价值120亿美元的续约选项。好在OpenAI及时出手,不仅签下119亿美元的五年大单,还通过私募方式认购了3.5亿美元IPO股票。
对于微软调整AI战略的传闻,CEO纳德拉最近回应称:"我们只是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建与租赁数据中心的节奏,这种策略调整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微软同时确认维持新财年资本开支指引,这被视为对CoreWeave的间接利好。
此次债券发行的看点在于结构创新。不同于以往用英伟达芯片库存和客户合同作抵押的融资方式,新发行的债券部分将采取无担保形式。市场预计优先担保部分利率约9-10%,这比之前动辄两位数的融资成本已大幅降低。
不过风险依然存在。CoreWeave目前主要使用英伟达Hopper架构GPU,而今年3月发布的Blackwell新架构需要重新备货。公司IPO文件曾预警"新旧产品过渡可能造成库存错配",这个定时炸弹是否会被引爆,还需观察5月14日发布的首份季报。
从加密货币矿场转型而来的CoreWeave,能否在AI算力租赁赛道持续领跑?既要看英伟达芯片的供应节奏,也要看微软、Meta这些科技巨头的"脸色"。眼下这轮债务重组若能成功,至少能为公司争取到更多发展时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