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全球科技圈还在热议Vision Pro头显时,手腕上的战争早已硝烟四起。权威机构Canalys(现隶属Omdia)最新战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市场迎来开门红,总出货量飙至4660万台,同比大涨13%。这场逆袭大戏中,小米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终结了苹果的连冠神话。
具体来看,小米凭借44%的恐怖增速,以870万台出货量重登王座。这个成绩相当于每天有近10万只小米手环/手表戴到消费者手腕上,平均每秒钟就有1.1台设备完成交付。苹果则以760万台守住亚军,但5%的增速在安卓阵营围攻下略显疲态。华为稳居探花位置,710万台的出货量背后是36%的稳健增长,展现出国产高端化的韧性。
最令人瞠目的是三星的表演——74%的同比增幅直接把出货量推至490万台,距离前三大佬仅一步之遥。专注运动领域的佳明则延续小而美路线,180万台出货量换来10%的温和增长,证明专业市场依然有利可图。
细究暴涨原因,三大品类齐头并进功不可没:基础手环继续收割入门用户,智能手表在健康监测赛道狂飙,基础手表则用长续航打动实用主义者。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血压、血糖等医疗级功能下放,可穿戴设备正从"科技饰品"转型为"健康刚需"。
这场排位赛背后的策略博弈同样精彩。小米的逆袭离不开百元级手环的持续输出,而三星Galaxy Watch FE系列的降价策略明显奏效。就连苹果也被曝在筹备廉价版Apple Watch,试图在300美元以下市场找回场子。
有意思的是,前五强合计吃掉77%的市场份额,留给中小玩家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当智能腕带进化成「手腕上的健康管家」,这场贴身肉搏战的下半场,或许要比拼的不仅是硬件参数,更是医疗数据生态的构建能力。毕竟,谁掌握了用户的脉搏,谁就握住了未来的船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