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5-27 12:42 编辑
全球存储圈正经历大地震!国际权威调研机构TrendForce日前曝出猛料:随着北美科技巨头持续加码人工智能,企业级固态硬盘(SSD)需求量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受此影响,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NAND闪存芯片价格可能再涨10%。这波行情背后藏着哪些门道?咱们一起分析这个存储界的"财富密码"。
时间拨回今年初,当时各大芯片制造商还端着"保守生产"的算盘,试图通过控制产能恢复市场供需平衡。谁料4月初美国突然祭出新的互惠关税政策,直接把二季度市场搅成了"蹦极模式"。TrendForce明确指出,虽然部分PC厂商趁机在Q2疯狂备货,但这些动作未能有效拉动整体NAND闪存需求,消费级市场依然深陷低迷泥潭——形成普通用户捂紧钱包,企业客户却挥舞着钞票进场扫货的奇特局面。
真正引爆市场的导火索来自AI战场。英伟达最新推出的GB200这类高端AI服务器,简直就是存储设备的"数据黑洞"。更关键的是,从今年初开始全球企业的机械硬盘(HDD)订单就开启持续增长模式,这波由云计算服务商(CSP)推动的基础设施升级,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现在的情况是:北美云计算大厂们左手签着服务器采购单,右手已经准备给存储厂商打款了。
存储厂商们现在既喜又愁。喜的是企业级SSD成品库存水位持续探底,愁的是产线调整跟不上需求增速。根据TrendForce报告,供应商在消费市场疲软的压力下不得不加大产能控制力度,直接导致当前企业级存储产品的库存周转周期压缩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热门型号甚至出现了"下单即排产"的紧俏局面——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导致议价权向卖方倾斜,用业内人士的话说,现在是"卖家市场说了算"。
有意思的是,这波涨价潮还搞出新套路。往常存储芯片价格波动主要看消费电子脸色,如今却要看企业级市场的"眼色"。这种转变背后其实是技术迭代的必然:AI训练需要处理的海量数据,就像给存储设备挂上氮气加速。举个直观例子,现在训练一个大语言模型消耗的存储资源,抵得上过去整个数据中心的用量。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波行情可能带来连锁反应。虽然目前涨价主要集中在企业级SSD产品,但存储厂商的产能调整必然会影响整个产业链。不过专家也提醒,这轮波动不会重演2021年的"缺芯荒",毕竟现在各大晶圆厂的产能弹性已今非昔比。
TrendForce分析师在报告中特别点出完整因果链条:4月关税新政引发Q2市场动荡→供应商收紧产能→企业级SSD库存见底→预计2025年Q3迎来10%涨幅。报告强调:"2025年第三季度可能成为存储市场的分水岭,企业级需求将首次超越消费级成为价格主导因素。"看来在AI浪潮推动下,存储行业正在上演一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各位科技圈打工人,是时候关注你们公司的IT预算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