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9|回复: 1

[科技] Cellid 攻克技术难点!成功研发宽视野微型投影仪,AR眼镜视野达60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嗨,关注科技新玩意儿的朋友注意了,AR眼镜领域最近曝出个大进展!搞显示技术和空间感知的那家Cellid公司,昨天宣布:他们成功鼓捣出了一个超牛的微型投影仪,专给AR眼镜用的。

这个投影仪牛在哪呢?它能让AR图像充满你的视野,角度达到60度(就是专业上说的FOV)。要知道,想用市面上那些现成的东西做到这么宽的视野,以前大伙儿都觉得“没戏”、“太难了”!

现在AR眼镜这块儿,市场刚起步。为啥有人买呢?主要还是因为它能解决实际需求:显点通知、天气、翻译,或者配合现在流行的生成式AI干活。这些应用,小巧轻便的设备就够用了,视野角度窄点问题不大,大家买账。所以小巧轻便的AR眼镜,是推动市场初期成长的排头兵。

但往后看,大家胃口肯定会变大——想看视频?想体验3D内容?甚至和真实空间互动搞“空间计算”?这些都得让人身临其境才行。那这个时候,设备视野够不够宽、画面清不清晰,就变得巨重要了。

Cellid就是提前嗅到了这个风向,提前下手搞研发。结果就整出了这个新一代微型投影仪。这玩意儿厉害在:视野超级宽、用光效率特别高(省电又亮堂)、个子还贼小,直接打破了以前技术觉得不可能的天花板。这进步可不得了,能让你以后戴AR眼镜更爽,AR眼镜能干的事儿也更多了,不光显点信息,还能玩空间交互,各行各业都能用上。

​​背后故事和技术亮点​​

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Cellid之前就整过一个全球首创的东西——支持60度视野的AR眼镜用光波导透镜。但这光有接收端的透镜不行啊,发射端的投影仪也得跟上。整个行业一直头疼的问题是:怎么在眼镜那么小的空间里,塞进去一个微型投影仪,让它投出来的图像又广又清晰又均匀?而且视野要达到50度甚至更宽?这难度是地狱级的。

现在,Cellid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了!他们用了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光学设计,还做了个精度高得吓人的镜筒结构,硬是把视野角度干到了以前从没见过的宽度。

这里头门道很深。微型投影仪这东西,结构精密的要命,稍微有点零件没对准,整个画面就歪七扭八了,对不准焦。尤其是视野越宽,对精度的要求就越高得离谱。可以说,没有精确的“对准”技术,根本玩不转。

那Cellid咋解决的呢?靠的就是他们的独门绝技——特殊的镜筒结构,加上NB的对准技术。这样双管齐下,才把高精度光路和宽视角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给办成了。成果就是:画面既高清又稳定,而投影仪的本体,还是能轻松放进普通眼镜腿里,一点不突兀。

这新款“宽视野微型投影仪”到底有啥料?咱掰开说:​​

​​超级迷你轻飘飘:​​ 个头就一个圆圆的小片片,直径5.8毫米,高也差不多5.8毫米,重量只有0.3克。市面上常见那种眼镜框造型的AR眼镜,放进它毫无压力。
​​个子小,视野大(真牛):​​ 这么小的东西,能投出60度的宽视野画面!(更狠的是,他们明年,也就是2025年,还要搞出支持70度的版本!)
​​精工细作,性能更优:​​ 他们那套精密镜筒设计有个妙用,能让光打到前面提到的波导镜片上时,正好处于“黄金角度”,这样光学效果就最佳,画面更好看。

Cellid后面打算怎么干?​​

方向很明确:继续死磕!一方面让投影的光学效果再上一层楼,另一方面,生产也更稳、更快、更好。具体目标是在2025年年底前,把产品线铺开,从50度到70度视野范围的型号都能做,并且搞出一套大规模生产的流程来,让这东西真正能量产落地。

Cellid为啥非要自己同时搞投影仪和波导镜片呢?道理简单:分家搞不如全家桶。一起设计调教,才能发挥1+1>2的效果,最终呈现的光学性能更高,AR画面也更细腻真实。再加上他们前阵子公布的那个软件校正技术,这几招组合拳下来,AR眼镜的体验感真要起飞了,离咱老百姓日常买来就用,更近一步。

​​Cellid的掌门人 Satoshi Shiraga(佐佐木智志)说了点掏心窝子的:​​
“搞出这个60度视野的小投影仪,对AR眼镜发展可是个大槛,迈过去才能让它在更多地方派上用场。我们把压箱底的光学本事和设计经验都掏出来了,总算搞定了宽视野、高清和小巧这三样原来大伙觉得几乎不可能兼得的东西。这雀食不只是个技术突破,更是给大伙未来用AR眼镜的体验,来了个大翻身!Cellid会继续玩命搞研发,弄出更多厉害玩意儿,最终目标就一个:让更多人像戴普通眼镜一样,自然地把AR眼镜带进日常生活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出来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3 16:52 ,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