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最近在琢磨一个事儿,想给Apple Vision Pro这款头显弄点软件层面的小花招,帮用户对付那种戴上头显坐车坐飞机时犯恶心的感觉(专业点叫“晕动症”)。这难受劲儿可能来源于人们头显里看到的虚拟画面在动,也可能是大家真坐的车船飞机在晃悠,总之会让人感官错乱十分难受。
不少Vision Pro用户都体验过,在飞机上戴这玩意儿挺不方便的,至少容易被头顶行李舱磕着碰着。还有一点更烦人的,有些用户反馈,在飞机上看片儿或干啥的时候,飞机本身的晃动会把头显里的运动传感器搞懵,反而把人整晕了。这感觉跟乘坐公交车低头刷手机晕车差不多,不过“效果”可能更厉害点。
苹果去年(2024年)5月份公布iOS 18时,演示过一个叫 “车辆运动提示”(Vehicle Motion Cues) 的功能,专门治这种车上玩手机的晕车感。它在iPhone屏幕上整了一堆会动的小点点。这亮点子小到不影响看片儿,但又大到眼睛能瞅见它们在晃悠。关键来了,这些小点点的移动完全跟坐的车晃悠节奏对上拍子。它用手机里的运动感应器(加速感应器) ,实时告诉眼睛:“车在动呢!” 跟身体感觉到的晃动对上号,信息同步了,就不容易晕菜了。
现在,苹果刚拿下一个新专利,名字很唬人—— “沉浸式虚拟显示”(Immersive virtual display)(专利号US 12002476 B2)。这专利里头就琢磨着,把上面那套对付晕车的点子,也整到Apple Vision Pro或者以后的新头显上。
专利里是这么想招的: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手段,去解决“乘客坐在晃悠的车船里玩VR,特别容易晕”这个痛点。苹果专利里写得挺白:当大家在车里戴上头显玩沉浸式VR时,等于把眼前真实的晃动世界整个替换成了各种虚拟场景。问题出在这儿: 眼睛看到的虚拟世界稳稳当当,可身子骨感受到的却是车子在不停摇摆,俩感觉对不上号!这不打架嘛? 能不晕吗?所以苹果想法子的核心就是:得把车子真实的晃悠劲儿,同步塞进肉眼看到的虚拟世界里头去,让视觉和身体感受统一战线。
有意思的是,这研究里头部分内容,一看就是当年苹果搞汽车项目(Apple Car)时候攒下的家底。为啥这么说?因为它描绘的那个用车环境,根本就是一个被苹果全盘掌控的移动包厢!苹果举了个例子:用户到时候可能体验车里的空调(HVAC系统)吹出“呼呼的风”或者“热烘烘的气流”,车内音响系统放点“呼呼风声”之类的环境音效,甚至连座椅都能整点模拟推背感或者摇摆感的动静,就为了配合VR里看到的画面,让全身感官同步爽。
你可能会想:这会不会晕得更厉害啊?苹果也想到了后手:Vision Pro 可以盯着佩戴者有没有难受或者晕车的迹象,看出来苗头不对就赶紧行动。比如说,它要发现脸色发白,好像快要不行了,那它就有可能主动把眼前虚拟画面晃悠的幅度或者速度给降下来、调柔和点。
具体咋监测、咋调节呢?专利里没掰开了揉碎了说。而且这招怎么使,也得看当时在VR里看的是火山爆发还是海底漫游。但苹果倒是拍胸脯保证,他们的目标是能做到虚拟画面的晃悠跟真实车子晃悠 “一比一完全对上号”(1:1 mapping ratio)。
除了等设备自己发现人不行了再调,苹果还想着让用户自己掌控:可以自己选想要啥效果,自己定节奏快慢。要是早就知道自己是个晕车大王,那一开始就能设定好一个适合自己的防晕模式,不用等晕得七荤八素了它才动。
当然了,最省事儿的招,不就是干脆别在移动工具上戴这玩意儿嘛! 可有意思的是,苹果在这专利里,好像压根没打算考虑这个超级简单的选项,估计是觉得科技能解决一切?
不过它倒提了另一个好处: 这技术可能对不晕车的人也有用。专利里提到,“3D虚拟视图”里不光可以放虚拟世界,还能把外面真实的环境(包括车窗外的东西)给显示出来,还能在这真实画面上加点虚拟标签啊、虚拟物品啊之类的“增强现实(AR)”元素。或者,它也能提供那种沉浸感爆棚的VR环境,但同时掺点来自真实车窗外的视觉线索。简单说就是,戴上头显,佩戴者可能同时看到真实的周边世界和虚拟添加的东西,让自己更安心。
苹果还是老样子,就琢磨怎么把技术搞出来、怎么实现它,至于具体有啥用,留给用户去开发。不过从残留的苹果汽车项目印记里,还是能窥见一些设想,比如提到能让用户通过头显连着MacBook Pro用,甚至赋予用户一点控制刹车的能力(搞个“虚拟后座司机”呗)。不过,随着苹果汽车项目凉凉,这些想法估计也泡汤了。
苹果继续升级Vision Pro这事儿不会停,伴随头显而来的易用性问题(比如怎么解决敏感人群的晕动症),苹果看着还在积极想办法解决。
这项专利后面挂了一串名字,八位发明人,带头大哥叫马克·B·罗伯特(Mark B. Rober)。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佐证,证明苹果当初把这些Vision Pro相关的点子藏得深:原来在2022年,这位罗伯特大佬就公开聊过,他给苹果汽车设计过一个虚拟显示方案,核心目标就是解决晕车问题。现在回过头看,当初苹果汽车研究的技术,很多都悄悄拐弯抹角地流进其他项目里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