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圈最近有点热闹——苹果那款专为AI量身定制的M5芯片,已经悄悄迈入量产阶段了。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韩国媒体ET News和业内分析师郭明錤都确认了:台积电的3纳米N3P工艺打底,加上SoIC-MH立体封装技术,这套组合让M5的能效比上一代M4提升了5%-10%,性能也稳涨5%。更关键的是,苹果这次拉上了三家封装大厂一起干活:中国台湾的日月光冲在最前头,已经开动机器开造了;美国的安靠(Amkor)和中国大陆的长电科技(JCET)也紧随其后,流水线全速运转。
CoWoS封装:AI芯片的“立体交通系统”
说到M5背后的黑科技,台积电的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绝对算重头戏。这技术说白了就是把芯片当乐高积木玩:逻辑芯片、内存、传感器全堆在一张硅中介层上,再用微米级的铜线连成高速路网。比如英伟达的B200 GPU,靠它把两颗大核心和八颗HBM3E内存摞一块,单卡算力直接干到1980TFLOPS,比前代暴涨4.7倍。
为啥大家都抢着用CoWoS?三点硬实力:
线路精密如血管:12层重布线层实现9微米线宽,比三星I-Cube的14微米更细密,信号跑起来快30%;
散热稳如老狗:热压键合技术扛住-40℃到125℃温差,多芯片叠一起也不怕“发烧”;
混搭自由度高:5纳米GPU能和12纳米射频芯片“同居”,性能和成本两头赚。
半导体圈的老炮儿黄仁勋在GTC 2025大会上撂了句狠话:“先进封装?CoWoS是咱唯一的选择!”这话背后是实打实的行业霸权——目前全球90%的AI训练芯片都靠它封装,台积电的产能更是被英伟达独占63%,明年还要涨到71%。
M5的AI野心:从iPad到数据中心全打通
苹果这次押注M5,明摆着是要在AI赛道上飙车。标准版M5先量产,后续还有Pro、Max、Ultra三个高性能变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首发装备M5的会是年底的新款iPad Pro,明年还有Mac电脑和第二代Apple Vision Pro接力登场。
更狠的是,苹果连云端算力都想包圆——代码里扒出M5可能被塞进AI服务器,端到云双线作战。这种布局也解释了为啥非要上CoWoS:未来想堆更多AI核心、怼更大内存带宽,没这套立体封装根本玩不转。
供应链暗战:台湾材料商破局日系垄断
产业链上游最近也有大动静。苹果把A20和M5的封装材料订单全甩给了台湾长兴材料(Eternal Materials),日本老牌供应商Namics和长濑(Nagase)直接被踢出局。长兴要供两种关键材料:
塑封底填(MUF):给iPhone 18的A20芯片用,把底填和塑封工序合二为一,省钱又提良率;
液态塑封料(LMC):专供M5,兼容CoWoS架构,散热和结构强度更稳。
台积电已经给长兴的材料开了绿灯,只要CoWoS适配测试过关,2026年就能正式交货。这步棋让台湾供应链在高端封装领域扳回一城,日系厂商把持多年的地盘终于裂了条缝。
成本博弈:2纳米太贵,封装来补位
别看苹果在封装上砸钱不手软,账本其实算得门儿清。台积电的2纳米工艺虽然更先进,但晶圆单价冲到3万美元,试产良率才60%出头。苹果一琢磨:与其硬上2纳米,不如用成熟量产的3纳米+CoWoS组合,性能不输还能控成本。
所以你看,M5芯片本质是场平衡术——靠封装升级对冲制程瓶颈,既喂饱AI算力需求,又避免手机电脑卖成奢侈品。至于实际表现如何?年底iPad Pro见真章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