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0|回复: 4

[车界] 美国消费者最新汽车满意度排名出炉,斯巴鲁夺冠特斯拉下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8-23 22:34 编辑

最新出炉的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报告可有意思了,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个事儿。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ACSI)日前发布了2025年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这可是他们每年都会搞的一个大调研,专门看看美国老百姓对自己开的车到底满不满意。今年的结果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

先说整体情况,今年美国人对自家车的满意度比去年稍微降了点,总体分数从80分掉到了79分。别看就这1分的变化,里面可藏着不少故事呢。这个调研覆盖了方方面面,从开车体验到售后服务,从车辆质量到科技配置,问得可详细了。

主流汽车品牌表现还算稳当,保持在79分没动。豪华品牌稍微掉了1分,变成80分。最惨的是那些小众品牌,被归到"其他"类别的,满意度直接暴跌9%,只剩下74分了。这说明啊,现在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具体到各个品牌,这次拿冠军的是斯巴鲁,拿了85分的高分,比去年还涨了2分。马自达和丰田并列第二,都是82分。别克、GMC和本田这三家并列第三,都是81分。这些品牌能在这么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过有的品牌可就笑不出来了。斯特兰蒂斯集团旗下的几个品牌可以说是全面溃败,克莱斯勒、道奇、吉普和公羊全都往下掉。这四位难兄难弟占据了排行榜最后几名,其中克莱斯勒和公羊更是以69分的成绩并列垫底。公羊最惨,从去年的77分一下子掉到69分,成了跌幅最大的品牌,一下子掉了10分,这跌幅可真不小。

有意思的是,消费者对车子的各个部件和体验其实没啥大意见,主要不满集中在科技和安全方面。现在的新车屏幕越做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但有时候反而让消费者觉得太复杂不好用。这次调研还新增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预计以后卖车或置换能值多少钱,另一个是满油满电能跑多远。大家对这两项的评价都不咋地,特别是电动车的表现。毕竟现在电动车技术更新太快,今年买的明年可能就过时了,保值率的确让人担心。

豪华品牌这边,雷克萨斯以87分高居榜首,比去年还涨了5分呢,这个进步可不小。奔驰以82分排在第二,凯迪拉克和特斯拉以81分并列第三。宝马最惨,只有75分,比去年掉了4分,在豪华品牌里垫底。要说宝马可是老牌豪华品牌了,这个成绩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买豪华车的人对很多方面都不太满意,包括驾驶性能、外观内饰、还有科技配置。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评分也掉了。这也难怪,花那么多钱买辆豪华车,期待自然就更高了。

混动和电动车的车主们也不太开心。混动车掉了2分到80分,电动车更惨,直接跌了4分到73分。这跟燃油车稳稳保持在80分形成鲜明对比。看来电动车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要完全赢得消费者的心,还得再加把劲。

报告里还发现个挺值得关注的新趋势:现在有整整22%的买车人选了84个月(也就是7年)的贷款。这事儿背后其实反映了挺多问题。一方面,现在新车价格越来越高,利率也不低,拉长贷款期能让月供看起来更"亲民"一些,减轻每月的还款压力。但另一方面,背着一个七年贷款,意味着消费者把这辆车开得更久,很可能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年租约或四年贷款期。这样一来,大家对车辆的长期可靠性、耐用性和未来的维修成本就看得特别重了,毕竟谁也不想还着贷款的同时,还得付着高昂的维修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公羊这样的品牌,会抢先推出长达10年/10万英里的动力总成保修,就是冲着这部分消费者的深层焦虑去的。

总之这份报告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哪个品牌让消费者笑逐颜开,哪个品牌让人直皱眉头。这份报告对打算买车的海外同胞们来说是个很好的参考,毕竟这些都是来自美国消费者的真实评价。不过也要记住,每个人的需求和喜好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车。毕竟买车是件大事,得好好斟酌斟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漂亮家的工业也实行自我保护,有个博主就说了,美国产的汽车比较豪放,模具公差很大,开起来都有异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还是小日子的车车受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小日子的车确实很注重细节,很到位,如同电子产品,看着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fqazwsx12 发表于 2025-8-24 00:02
这么说还是小日子的车车受欢迎?

之前有看过新闻说 讴歌在美国销量与宝马相当甚至超过宝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24 09:30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