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有个新鲜热乎的科技新闻值得唠一唠!8月30日,他们悄咪咪提交了一份名为“软件定义超级核心”(Software Defined Super Cores)的专利申请,简单来说就是让多个CPU核心“组队打怪”,在系统里伪装成一颗超大核心,合力狂刷单线程任务——好家伙,这波是CPU界的“复仇者联盟”啊!
以前厂商要想提升单线程性能,基本就是拼命拉频率或者堆晶体管,结果功耗爆炸、发热离谱,堪称“电表倒转式性能提升”。而Intel这次换了个骚操作:把任务代码拆成多个副本,分给多个物理核心并行处理,还保証指令顺序不乱。系统以为自己调的是单个核心,其实背后好几个核心在“集体搬砖”!
这操作最香的地方就是能效暴涨。任务被分摊到多个核心,加上专用指令集和共享内存快线传数据,既保住了单线程性能,又避免了传统大核的“电炉丝行为”。Intel官方表示这波能大幅提升“每瓦性能”,芯片还能根据任务需求智能切换普通模式和超级核心模式——省电党看完直接泪目!
消息一出,技术圈立马就热闹起来了。Reddit网友火速联想到了AMD当年的“推土机”(Bulldozer)架构采用的“集群多线程”(CMT)。但区别在于:AMD是把一个核心拆成多个模块,而Intel是让多个完整核心通过软件和轻度硬件辅助“合体进化”。还有老玩家翻出古早料,说这很像奔腾4时代就传闻的“反向超线程”,只不过现在Intel终于给它正名了。
更有脑洞网友猜测,这波操作可能和Intel之前夭折的“Royal Core”项目有点关系。据说Royal Core原本野心勃勃要暴力提升IPC(每周期指令数),但因为规模太庞⼤、成本太高,最终凉凉。⽽现在这个SDC专利,或许更像是⼀种“曲线救国”的务实路线。
不过话说回来,这技术真要落地还得闯不少关。最关键的是操作系统和软件得⽀持这种“融合核心”调度机制,不然再猛的硬件设计也只能吃灰。
总之,这份专利表明Intel正在疯狂探索单线程性能提升的新姿势,不再无脑堆“更大更烫”的核心。说不定在Arrow Lake甚至2025年下半年的新U上,我们就能看到这类技术落地。到时候CPU是不是真要进化成“团队作战”模式?咱只能说:搞快点,等不及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