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业界] 同名不同命:破产律师杠上Meta,只因他也叫马克·扎克伯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离谱——当你的名字和全球顶级富豪撞车时,连用自己的真名上网都能变成一场持续八年的“身份证明”拉锯战。

印第安纳州的破产律师马克·史蒂文·扎克伯格(Mark S. Zuckerberg)最近一纸诉状把Meta平台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的起因让人哭笑不得——只因为他的名字和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 Zuckerberg)一模一样,他的Facebook账号在过去八年里被反复封禁了九次。

这位律师老扎从业已经38年,当那位科技界扎克伯格还是个三岁娃娃时,他早就开始在法律界打拼了。如今他却要不断向AI审核系统证明:我真的就叫这个名字,不是在冒充那个更有名的同名同姓者!

01 当名字成为原罪:一场持续八年的身份困扰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这位印第安纳州的扎克伯格律师像许多专业人士一样,使用Facebook商业页面来推广自己的破产法律业务,与潜在客户保持沟通。

然而Meta的自动化审核系统似乎对“马克·扎克伯格”这个名字特别敏感,一再将他的账号误判为“冒充名人”。

“这简直荒谬至极,”律师扎克伯格在接受印第安纳当地电视台WTHR-TV采访时大吐苦水,“每次我的Facebook账户被禁用,Meta都指责我冒充名人且没有使用真实姓名。”

最让他恼火的是经济上的损失。他为推广业务已经在Meta平台上投入了超过1.1万美元的广告费用,但每当账号被禁用,这些广告费照样被扣,服务却完全无法使用。

“一点也不好笑!尤其是当他们拿走我的钱的时候,真的让我火冒三丈!”律师扎克伯格对着摄像机镜头说道,表情写满了无奈。

02 证明“我是我”的数字化长征
为了恢复账号,律师扎克伯格每次都必须经历一套繁琐的身份验证流程:扫描驾照、信用卡,还要录制面部视频来证明自己就是自己。

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而且每次恢复账号需要等待四到六个月——然后不久又可能再次被封,陷入新一轮的循环。

在2020年的一封邮件中,律师扎克伯格试图向平台解释这一荒谬处境,甚至还幽默地写道:“要是你们碰巧遇到那个更年轻更有钱的扎克伯格,替我跟他问个好,告诉他每天他都让我非常头疼。”

这种自我调侃的背后,是八年来九次账号被封的无奈经历——他的商业账户被禁五次,个人账户也被禁了四次。

03 同名带来的生活困扰远超想象
律师扎克伯格甚至专门创建了一个名为“iammarkzuckerberg.com”的网站,记录自己因为这个名字而经历的种种奇葩遭遇。

“我甚至不能用本名预订餐厅或办理业务,”他在网站上写道,“人家总以为我是恶作剧电话直接挂断。我的生活就像迈克尔·乔丹那个ESPN广告——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却总是引起混乱。”

最戏剧性的一次经历发生在拉斯维加斯。当时他前往该城参加一个会议,一辆豪华轿车在酒店电梯底部等着接“马克·扎克伯格”,结果导致一大群失望的围观群众陷入混乱——人们显然期待的是另一位扎克伯格。

更严重的是,他经常收到本来要发给Meta首席执行官的信息和电话,有时甚至包括死亡威胁和一些伸手要钱的信息。律师扎克伯格不得不每天晚上关闭手机,就为了避免被误认为是那位科技亿万富翁而收到海量通知。

04 平台回应与系统性问题
面对这起诉讼,Meta向媒体做出了回应:“我们知道世界上不止一个马克·扎克伯格,我们正在彻底调查此事。”

公司发言人补充道:“我们感谢扎克伯格先生对此事的持续耐心,并正在努力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不过,对于经历了八年折腾的律师扎克伯格来说,这种承诺已经听过太多次了。

这起案件揭示了科技平台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问题。《连线》杂志(Wired)在2022年曾报道,Meta从后来被移除的账户中获得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即使服务已经中断,费用照样收取。

05 小人物对抗数字巨头的艰难之战
律师扎克伯格在诉状中强调,Meta有责任确保他能够获得所支付广告服务的全部利益。虽然他心知肚明Meta拥有更多资源和律师,但觉得除了提起诉讼外别无选择。

这起案件凸显了数字平台名称识别系统的缺陷,以及个体用户在面对科技巨头时的有限选择。当AI系统一刀切时,真实世界中的特殊情况和灰色地带往往被忽略。

律师扎克伯格的经历让人联想到许多被误封的创作者和小商家,他们的生计可能完全依赖这些平台,却因为算法的误判而遭受损失,而且申诉过程漫长而繁琐。

06 同名不同命的两条平行人生
虽然共享同一个名字,但律师扎克伯格对那位科技亿万富翁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他在个人网站上写道:“我对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没有任何恶意。我祝他一切顺利。”

不过话锋一转,他又忍不住小小地炫耀了一下:“告诉你吧,我将主导'马克·扎克伯格破产'的搜索结果。”这句话里带着点小得意和小讽刺。

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那位科技亿万富翁“真的在印第安纳州陷入财务困境”,他很乐意代理他的案件,“以纪念我们同名之谊”。

律师扎克伯格的网站上有这么一句话:“我的人生有时候感觉像是一部超现实喜剧。”

但这场喜剧揭示了我们数字生活中一个严肃问题:当算法决策缺乏人性化考量时,普通人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他的八年抗战提醒着我们,在AI愈发主导的世界里,保留人工申诉和纠正的渠道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毕竟,说不定哪天,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需要证明“我就是我”——哪怕这听起来像是个哲学命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7 22:41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