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扫描WiFi实验
ESP32-S3的WiFi库支持配置及监控ESP32-S3的Wi-Fi连网功能。它支持配置基站模式(即STA模式或WiFi客户端模式),此时ESP32-S3连接到接入点(AP)。还支持AP模式(即Soft-AP模式或接入点模式),此时基站连接到ESP32-S3。同时,支持AP-STA共存模式,此时ESP32-S3既是接入点,同时又作为STA。本章节的实验是基于乐鑫官方提供的WiFi库来实现的,但遗憾的是乐鑫并没有公开WiFi库的源码,所以我们只能调用API函数实现。 本章分为如下几个小节: 48.1 WiFi模式概述 48.2 硬件设计 48.3 软件设计 48.4 下载验证
48.1 WiFi模式概述 WiFi主要有两种模式:STA和AP模式。AP模式即无线接入点,是我们常说的手机热点,被其他设备连接;STA模式即Station,是连接热点的设备。另外,ESP32S3可支持STA和AP两种模式共存,就像手机那样可以开热点,也可以连接其他热点。 WiFi库支持配置及监控ESP32S3 Wi-Fi连网功能。支持配置: ①:Station模式(即STA模式或WiFi客户端模式),此时 ESP32 S3连接到接入点 (AP)。 ②:AP模式(即Soft-AP模式或接入点模式),此时基站连接到ESP32S3设备。 ③:Station/AP 共存模式(ESP32S3 既是接入点,同时又作为基站连接到另外一个接入点)。 ④:上述模式的各种安全模式(WPA、WPA2 及 WEP 等)。 ⑤:扫描接入点(包括主动扫描及被动扫描)。 ⑥:使用混杂模式监控 IEEE802.11 Wi-Fi 数据包。 下面作者讲解ESP32S3开启WiFi两种模式启动流程,如下: 一、WiFi-AP启动流程 WiFi-AP启动流程如下。 图48.1.1 AP启动流程 上图展示了ESP32系列芯片以AP模式开启WiFi的启动流程。首先,系统需要对lwIP协议栈进行初始化。接着,创建一个任务,该任务将用于触发相应的事件。然后,配置WiFi参数和AP模式参数。最后,启动WiFi,从而完成以AP模式开启WiFi的操作。 二、WiFi-STA启动流程 WiFi-STA启动流程如下。 图48.1.2 STA模式启动流程 上图展示了ESP32系列芯片以STA模式开启WiFi的启动流程。首先,系统需要创建定时器和事件组,并对lwIP协议栈进行初始化。接着,创建一个任务,该任务将用于触发相应的事件。然后,配置WiFi参数和STA模式参数。最后,启动WiFi,从而完成以STA模式开启WiFi的操作。 48.2 硬件设计 1. 例程功能 本章实验功能简介:扫描附近的WIFI信号,并在LCD显示屏右侧显示12个WIFI名称。 2. 硬件资源 1)LED灯 LED-IO1 2)XL9555 IIC_INT-IO0(需在P5连接IO0) IIC_SDA-IO41 IIC_SCL-IO42 3)SPILCD CS-IO21 SCK-IO12 SDA-IO11 DC-IO40(在P5端口,使用跳线帽将IO_SET和LCD_DC相连) PWR- IO1_3(XL9555) RST- IO1_2(XL9555) 4)ESP32-S3内部WiFi 3. 原理图 本章实验使用的WiFi为ESP32-S3的片上资源,因此并没有相应的连接原理图。 48.3 软件设计 48.3.1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个工程的功能和实现的过程,对学习和设计工程有很好的主导作用。下面看看本实验的程序流程图。 图48.3.1 程序流程图 48.3.2 程序解析 在本章节实验中,我们只关心main.c文件内容即可,该文件内容如下: /* 存储12个WIFI名称 */ #define DEFAULT_SCAN_LIST_SIZE 12 i2c_obj_t i2c0_master; static const char *TAG = "scan"; /** * @param authmode :身份验证模式 * @retval 无 */ static void print_auth_mode(int authmode) { switch (authmode) { /* 省略身份认证模式代码 */ } } /** * @brief 打印WIFI密码类型 * @param pairwise_cipher :密码类型 * @param group_cipher :群密码类型 * @retval 无 */ static void print_cipher_type(int pairwise_cipher, int group_cipher) { switch (pairwise_cipher) { /* 省略WIFI密码类型代码 */ } switch (group_cipher) { /* 省略WIFI密码类型代码 */ } } /** * @brief 将Wi-Fi初始化为sta并设置扫描方法 * @param 无 * @retval 无 */ void wifi_scan(void) { char lcd_buff[100] = {0}; /* 网卡初始化 */ ESP_ERROR_CHECK(esp_netif_init()); /* 创建新的事件循环 */ ESP_ERROR_CHECK(esp_event_loop_create_default()); /* 用户初始化STA模式 */ esp_netif_t *sta_netif = esp_netif_create_default_wifi_sta(); assert(sta_netif); /* wifi配置初始化 */ wifi_init_config_t cfg = WIFI_INIT_CONFIG_DEFAULT(); ESP_ERROR_CHECK(esp_wifi_init(&cfg)); uint16_t number = DEFAULT_SCAN_LIST_SIZE; wifi_ap_record_t ap_info[DEFAULT_SCAN_LIST_SIZE]; uint16_t ap_count = 0; memset(ap_info, 0, sizeof(ap_info)); /* 设置WIFI为STA模式 */ ESP_ERROR_CHECK(esp_wifi_set_mode(WIFI_MODE_STA)); /* 启动WIFI */ ESP_ERROR_CHECK(esp_wifi_start()); /* 开始扫描附件的WIFI */ esp_wifi_scan_start(NULL, true); /* 获取上次扫描中找到的AP列表 */ ESP_ERROR_CHECK(esp_wifi_scan_get_ap_records(&number, ap_info)); /* 获取上次扫描中找到的AP数量 */ ESP_ERROR_CHECK(esp_wifi_scan_get_ap_num(&ap_count)); ESP_LOGI(TAG, "Total APs scanned = %u", ap_count); /* 下面是打印附件的WIFI信息 */ for (int i = 0; (i < DEFAULT_SCAN_LIST_SIZE) && (i < ap_count); i++) { sprintf(lcd_buff, "%s",ap_info.ssid); lcd_show_string(200, 20 * i, 240, 16, 16, lcd_buff, BLUE); ESP_LOGI(TAG, "SSID \t\t%s", ap_info.ssid); ESP_LOGI(TAG, "RSSI \t\t%d", ap_info.rssi); print_auth_mode(ap_info.authmode); if (ap_info.authmode != WIFI_AUTH_WEP) { print_cipher_type(ap_info.pairwise_cipher , ap_info.group_cipher); } ESP_LOGI(TAG, "Channel \t\t%d\n", ap_info.primary); } } /** * @brief 程序入口 * @param 无 * @retval 无 */ void app_main(void) { esp_err_t ret; ret = nvs_flash_init(); /* 初始化NVS */ if (ret == ESP_ERR_NVS_NO_FREE_PAGES || ret == ESP_ERR_NVS_NEW_VERSION_FOUND) { ESP_ERROR_CHECK(nvs_flash_erase()); ret = nvs_flash_init(); } led_init(); /* 初始化LED */ i2c0_master = iic_init(I2C_NUM_0); /* 初始化IIC0 */ spi2_init(); /* 初始化SPI2 */ xl9555_init(i2c0_master); /* IO扩展芯片初始化 */ lcd_init(); /* 初始化LCD */ lcd_show_string(10, 80, 240, 32, 32, "ESP32-S3", RED); lcd_show_string(10, 120, 240, 24, 24, "WiFi SCAN Test", RED); lcd_show_string(10, 150, 240, 16, 16, "ATOM@ALIENTEK", RED); lcd_draw_line(190,0,190,239,DARKBLUE); wifi_scan(); while (1) { LED_TOGGLE(); vTaskDelay(500); } } 在上述源码中,作者从wifi_scan函数开始讲解,该函数首先创建了event loop事件回调,即任务事件处理机制。接着,配置WiFi为STA模式(设备连接热点模式)并设置相应的参数,然后启动WiFi。最后,程序会扫描附近的12个热点,并在LCD上显示热点的名称。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串口查看热点的安全模式等身份认证信息。 48.4 下载验证 程序下载成功后,我们可以看到LCD显示附近20个热点名称,如下图所示: 图48.4.1 SPILCD显示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