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行业似乎永远逃不开黄仁勋的“节奏掌控”。这位被戏称为“两弹元勋”(核弹显卡+核弹技术)的男人,最近又在内存领域悄悄布下新局。还记得NVIDIA此前不走寻常路、独立捣鼓出的SOCAMM吗?那个把内存和芯片“焊死在一起”的怪物级方案。可谁能想到,初代还没大规模铺开,老黄就已经准备甩出第二代SOCAMM2了!
根据韩媒ET News的最新爆料,NVIDIA正在悄然调整产品路线图——不仅计划将初代SOCAMM逐渐停产,还要全面转向性能更强、设计更激进的SOCAMM2。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喜欢“单干”的老黄,这次居然主动向JEDEC标准组织伸出合作橄榄枝。难道这次,NVIDIA不仅要秀技术肌肉,还要顺势拿下行业话语权?
内存的新形态:SOCAMM是什么来头?
对于不常关注硬核科技的小伙伴,SOCAMM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它的全称是“System on Chip Advanced Memory Module”,通俗讲,就是一种“和芯片长在一起”的内存。
我们平常熟悉的内存,比如DDR5,是以“条”的形式插在主板插槽上。而SOCAMM不一样,它直接把内存颗粒和计算芯片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这样做的好处非常直观:
距离缩短 → 延迟降低 → 速度更快
空间占用更小 → 特别适合轻薄笔记本、边缘计算设备
能耗控制更精准 → 对移动和高性能计算场景都友好
但NVIDIA的初代SOCAMM最让人惊讶的还不是集成度,而是它那“694个I/O接口”的夸张规格——比当时主流标准多出一截,堪称“内存接口界的银河战舰”。再加上它罕见地采用了可拆卸设计(没想到吧,高度集成的模块居然还能换),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技术圈的目光。
不过,第一代SOCAMM毕竟是NVIDIA的“自有标准”,并没有得到JEDEC的认证,更像是一次技术炫技。它被用在了NVIDIA自家的顶级AI计算平台“Blackwell Ultra”GB300 NVL72系统中,单机内存容量最高能堆到18TB,带宽突破14.3TB/s——这性能,说是“一座微型数据中心”也不夸张。
SOCAMM2:不只是升级,更是一次重新定义
如果说初代SOCAMM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那第二代SOCAMM2,就是NVIDIA全面进击的宣言。
根据目前流出的信息,SOCAMM2将在以下几个维度实现跨越:
频率大幅提升:从当前的8533 MT/s一举拉到9600 MT/s,而带宽则从14.3 TB/s跃至16 TB/s——老用户甚至可能通过替换模块实现升级,这操作相当良心。
走向标准化:有消息称NVIDIA正与JEDEC接触,意图将SOCAMM2推为行业通用方案。一旦成功,就意味着这套设计将从“私有技术”走向“开放标准”。
供应链多元化:初代仅由美光独家供货,而SOCAMM2很可能引入三星、SK海力士等更多内存巨头参与——竞争加剧往往意味着价格更优、产能更稳。
前瞻兼容LPDDR6:SOCAMM2在设计中保留了对下一代LPDDR6内存的支持,明显是为未来2-3年的技术迭代预留空间。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NVIDIA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技术突破者”,更想成为“生态定义者”。
为什么NVIDIA要死磕内存?
答案藏在两个字里:AI。
人工智能模型正在以近乎疯狂的速度膨胀,参数规模从千亿迈向万亿,训练数据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这一切都对计算系统的内存性能提出了极端要求——再强的GPU,如果内存带宽跟不上,也会瞬间变成“数据饥饿”的困兽。
而目前传统内存方案,无论是DDR还是LPDDR,在I/O数量和带宽层面逐渐触顶,很难满足下一代AI计算的需求。NVIDIA正是看准这一缺口,选择绕过行业缓慢的迭代节奏,自己出手重塑内存架构。
一旦SOCAMM2被广泛采用,受影响的远不止数据中心:
高性能笔记本可能变得更轻薄,同时性能更强;
车载智能芯片将拥有更高算力密度和可靠性;
AR/VR设备也有望实现超高速数据加载与实时渲染。
结语:一场由技术引发的行业秩序重构
NVIDIA这次从SOCAMM转向SOCAMM2,表面是一次产品迭代,实则是一次精巧的产业卡位。通过“自研—验证—推广—标准化”的组合策略,老黄正在内存领域复制他在GPU市场上的成功路径。
如果一切顺利,SOCAMM2或许将不再只是NVIDIA的“独家武器”,而成为高性能计算内存的新标准。到那时,我们或许会真正进入一个“内存与芯片无界融合”的时代。
毕竟,在黄仁勋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跟随”两个字——只有“重定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