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硬盘空间三天两头告急,手机照片视频多到不敢随便拍,想组个私有云又怕设置麻烦、功耗太高或者噪音吵人——这种日常头疼的存储难题,估计不少人都碰过。网络设备界那个设计感一直在线、粉丝忠诚度堪比果粉的 Ubiquiti(优倍快),最近终于把脚踩进了桌面级 NAS 这片红海,推出了全新的 UniFi UNAS 系列。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给那些既看重颜值又追求效率的数据存储用户提供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新选项。
先来看看这次发布的两款主角:UNAS 4 和 UNAS 2。听名字就知道,一个支持四个硬盘位,是系列里的老大哥;另一个则是双盘位设计,更适合空间紧凑或者需求没那么极致的用户。这俩兄弟瞄准的就是不同的使用场景,让你在选择时不用为用不上的功能多掏腰包。
UNAS 4 作为系列里的顶配机型,硬件上给了不少诚意。它肚子里塞进了一颗四核的 Arm Cortex-A55 处理器,主频跑到 1.7 GHz,同时配了 4 GB 的系统内存。这配置对于一款主要职责是存东西、分享文件的 NAS 来说,日常处理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或者跑点轻量级应用应该没啥压力。它最大的亮点当然是那四个硬盘仓,既兼容常见的 3.5 英寸大硬盘,也能装 2.5 英寸的笔记本硬盘或固态硬盘。更贴心的是,机箱内还留了两个 M.2 NVMe 固态硬盘的插槽——这玩意儿通常用来做缓存,能大幅提升频繁存取数据时的响应速度,特别是多人同时读写的时候不会卡成幻灯片。
体积方面,UNAS 4 的三围是 246 毫米宽、129 毫米高、224.5 毫米深,大约相当于一台小型台式机主机,重量 2.6 公斤,放桌面上不会太占地方。它对运维人员比较友好的一点是支持硬盘热插拔,意思就是你不用关机就能抽换硬盘,对于组了 RAID 磁盘阵列、希望实现业务不中断的用户来说很实用。另外还支持热备份盘功能,即其中一块硬盘专门待命,一旦阵列中某块盘挂了它能自动顶上去,数据安全性又多了一道保险。
供电方面挺特别,UNAS 4 支持 PoE++ 供电(注意是三个加号,属于 PoE 里的高功率规格),整机峰值功耗 90 瓦,而光硬盘部分就能占到 80 瓦。这意味着你只需要拉一根网线,就能同时完成数据传输和设备供电,对布线整洁度强迫症患者来说是福音,也适合某些不方便插电源的安装位置。
小弟 UNAS 2 就显得收敛不少,体型缩小到 135 毫米宽、129 毫米高、223.7 毫米深,瘦身成功,只提供两个 3.5 英寸硬盘位。它砍掉了热插拔功能和 NVMe 固态硬盘的支持,估计是考虑到目标用户群体对数据高可用性和极致速度的需求没那么强烈。不过核心性能上并没缩水,处理器、内存容量、网络接口都和 UNAS 4 保持一致,所以基础的文件服务性能应该不弱。功耗也因此降到了 60 瓦,通过 PoE++(两个加号)供电,更适合追求低功耗、简易部署的场景。
两款设备都配了一块 1.47 英寸的彩色显示屏,估计能显示设备状态、IP 地址之类的基础信息,不用登录管理界面就能瞥一眼运行状况。它们都采用聚碳酸酯材质外壳,蓝牙 4.1 也没缺席,方便近距离调试。管理方式完全融入 Ubiquiti 自家的 UniFi 生态系统,接上网线就能在 UniFi 控制台里识别并配置,对于已经用了 Ubiquiti 交换机、路由器的用户来说,能省去学习新系统的成本。
价格方面,根据爆料源 IT Home 的消息,UNAS 2 起售价 199 美元,UNAS 4 起售价 379 美元,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这个定价放在同配置的品牌 NAS 市场里,算是卡在了入门到中端之间,加上 UniFi 系统一贯的界面美观度和集成优势,可能会吸引一批既想要靠谱存储又不想折腾复杂设置的用户。
其实在 Ubiquiti 之前,桌面 NAS 市场早就挤满了像群晖、威联通这样的老玩家,它们功能丰富,可玩性高,但设置界面对于非技术用户来说偶尔会显得复杂。Ubiquiti 这次切入,明显是想打“体验整合”这张牌——用起来简单、看着舒服、能和自家其他网络设备无缝联动。当然,它也得面对一些质疑:Arm 架构的处理性能对比 x86 平台在某些高级功能上会不会有差距?系统封闭性会不会限制第三方应用安装?这些就得等真机上市后看实际评测了。
简单来说,Ubiquiti 这回不是来颠覆市场的,更像是给特定人群——尤其是那些已经陷入 UniFi 生态圈、或者特别看重设备外观与易用性的用户——多了一个原生化、高集成度的存储方案选择。如果你正在为家里或小办公室物色一台设置省心、颜值在线、性能够用的网络存储设备,今年年底或许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UNAS 系列的正式表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