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前两年换电脑的时候,纠结半天最终咬咬牙上了2TB固态,当时还觉得自己阔绰得能装下整个宇宙。结果你看现在三星在深圳全球内存论坛上放的卫星——人家明年就要让单个固态硬盘容量冲到256TB,后年更是翻倍到512TB。我掐指一算,这容量够我把从小到大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写过的每一个文档、甚至网盘里所有"改天整理"的文件夹都塞进去,还能剩下一半空间养电子宠物。
说来有意思,这次论坛选在深圳还真选对地方了。全球硬件迷都知道这儿是华强北大本营,三星内存事业部CTO Kevin Yoo站在台上讲解PM1763固态时,背景PPT里那个功耗曲线图特别灵性——25瓦功率带256TB容量,相当于让一头非洲象用蜂鸟的能耗飞完全程。要知道现在很多中端显卡空载都不止这个数,三星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省电"两个字刻进固态硬盘的基因里了。
其实关注存储圈的老伙计应该还有印象,2023年三星就在闪存峰会上透露过256TB的构想,当时很多人觉得又是实验室画饼。结果今年八月"未来存储大会"上真端出实体原型机,工程师们把外壳拆开那刻,全场都看见里三层外三层的堆叠结构——新设计的电容组像乐高城堡般错落有致,控制器和DRAM的排布方式活脱脱像给数据修了立体高架桥。论坛上有位戴黑框眼镜的技术宅打了个绝妙比方:"传统固态是四合院,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数据版的重庆洪崖洞"。
现在AI实验室那帮人应该最高兴。前几天还有个搞机器学习的朋友吐槽,说训练模型时光倒腾数据就像用吸管喝珍珠奶茶,每次都要花半天时间把数据集搬来搬去。等256TB固态普及,相当于给每个研究员发了台无限续杯的奶茶机。特别要提那个1T EDSFF新规格,虽然名字听着像机器人打喷嚏,实际就是个比传统2.5英寸硬盘苗条点的金属块,但肚量能吞下整个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化档案。
不过最让我在意的反而是论坛间隙流传的小道消息——三星准备在2026年推出第七代Z-NAND闪存,这种被行业称作"内存级存储"的技术有个邪门特性:数据读取速度能逼近内存条。简单来说就是以后硬盘和内存可能要搞跨界联姻,你电脑开机或许真能做到"秒进系统",PS打开100GB设计稿估计连进度条都来不及显示。
当然这种企业级设备价格肯定很"企业级",论坛现场有人开玩笑说256TB版本估计能抵辆入门级跑车。但想想十年前128GB固态还要价四位数,现在1TB不到三百块就能拿下,技术下放的速度永远超乎想象。说不定等到2027年512TB上市时,我们现在觉得天文数字的存储成本,在AI训练公司眼里就跟买包烟似的平常。
那天论坛结束后,我盯着手机里占满128G的猫咪视频和微信缓存突然笑出声——按照三星这个发展节奏,等到2030年说不定真能见到PB级个人固态。到那时候跟人炫耀电脑配置可能得这么说:"我硬盘不大,也就存了全人类从互联网诞生至今的所有表情包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