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0|回复: 1

[业界] 当EUV光刻机近在眼前!Intel亚利桑那州晶圆厂行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8月,快科技作为仅有的四家中国媒体之一,参观了Intel位于马来西亚的封测工厂、实验室,同时提前了解了全新酷睿Ultra(Meteor Lake)处理器的架构设计和技术特性。



最近,快科技又来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参观了Intel在这里的Fab晶圆厂,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先进的EUV光刻机、18A工艺流水线,也算是弥补了疫情期间未能前往以色列晶圆厂的遗憾。
事实上,这也是该工厂第一次对媒体开放,尤其是刚刚投产的Fab 52。先来了解一下Intel亚利桑那州晶圆厂的背景。
亚利桑那州虽然有大片沙漠、戈壁,是美国第五干旱的州,晶圆厂又极度消耗水资源,但是地震、飓风、野火等自然灾害非常少,有利于晶圆厂的稳定运行。
同时,亚利桑那州科技氛围浓厚、人才济济,半导体厂商就超过155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全美最大的大学之一,加之距离加州硅谷非常近、税率非常低(4.9%),故而吸引Intel、台积电纷纷在这里设厂。
Intel在亚利桑那州的发展历程始于1979年,次年开始在钱德勒市(Chandler)启动业务运营,最初的重点为制造与组装业务。
46年来,Intel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是最大的私营企业之一,也是经济的重要贡献者,使之成为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制造中心。
Intel亚利桑那州奥科蒂约园区(Ocotillo Campus)的总面积约有2.6平方公里,坐落于普莱斯路走廊(Price Road Corridor)的南端,是该山谷地区最受青睐的工业开发地段之一。
有趣的是,这里曾经是博格尔家(Bogle family)农场,面积达2.8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被Intel收购,而与园区一路之隔仍有大面积农田和社区。
园区内有多座晶圆厂,是Intel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
Fab 12:20世纪90年代就已启动,2006年投产,是当时Intel最先进的制造工厂之一,目前主要生产22/14/10mm。
Fab 22:1996年开工,2002年投产,主要生产22/14/10mm。
Fab 32:建于21世纪初,2007年投产,进一步扩大了产能,主要生产22/14/10mm。
Fab 42:2011年开工,一度暂停,2017年投资70亿美元而重新开工,2020年投产,主要生产10nm、Intel 3。
Fab 52/62:Intel IDM 2.0战略和持续扩张计划的一部分,相关投资达320亿美元。
其中,Fab 52 2021年动工,最近刚刚完全投入运营,拥有EUV光刻机入驻,即将量产最先进的18A;Fab 62 2024年刚刚动工,未来将生产14A。
这里的每一栋建筑物则以OCxx的方式命名,xx为从1开始的数字编号。
大家应该发现了,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编号都是数字2结尾,这也是一个传统了。
Intel 晶圆厂早期都是按顺序排列命名,从最初的Fab 1一直Fab 12,之后亚利桑那州就保留了以2结尾。
新墨西哥州的都是1结尾(Fab 11/11X),爱尔兰的都是4结尾(Fab 14/24/34),以色列的都是8结尾(Fab 28/38),俄亥俄州的将以7结尾(Fab 27建设中),俄勒冈州因为以研发为主而使用三位字母+数字命名(D1B/D1C/D1D/D1X/RB1/RP1等等)。
这里只有一个例外,就是位于中国大连的NAND闪存晶圆厂,为了吉利而取名Fab 68,如今完全卖给SK海力士。
如今一座标准的处理器晶圆厂的建设通常需要3-5年甚至更久,成本至少200-250亿美元。
Fab 52建设过程中,挖掘土石总量超过100万立方米,可以填满400个奥运标准泳池,浇筑混凝土约60万立方米;使用钢筋7.5万吨,是全球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的两倍;架设结构钢3.5万吨,是埃菲尔铁塔的五倍;铺设电缆等管线总长900万米,相当于214个全程马拉松。
同时,Intel一向重视环保,尤其是在严重缺水的亚利桑那州,在厂区内水处理与水资源回收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与当地合作建设了占地4.86万平方米的水处理设施。
其中,奥科蒂约盐水还原设施(OBRF)主要用于在进一步处理前去除水中的盐分,每日可处理与回收34.07万立方米水,最终作为高纯度水源回流用于工厂生产。
目前,Intel在亚利桑那州实现了 “水资源正产出”(water-positive),截至2023年已为当地恢复4164万立方米的水资源。
遗憾的是,大家肯定也能理解,Intel晶圆厂内是不允许拍照、录像的,这里只能分享一些Intel官方提供的照片、视频,简单和大家聊聊观后感。
我们这次参观的是Fab 42、Fab 52,走进去的第一感觉是并不算很大,相比在马来西亚看到的封测工厂小得多。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Fab晶圆厂的工作虽然是从沙子到芯片整个流程中最为核心、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就是“印刷晶圆”,但所需要的工序并不是太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Fab虽然一般叫做晶圆厂,但其实它本身并不生产晶圆,而是直接从供应商取得原始的裸晶圆,在这里进行预处理、光刻、蚀刻、掺杂、金属化等,换言之叫“晶圆加工厂”更合适一些。大家最为熟悉和关心的光刻机,也只是负责其中一个步骤而已,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没必要过于深化。
当然,亲自站在光刻机面前,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仍然是难以言表的,毕竟怎么说也是一颗璀璨的工业明珠。
比如Fab 52里就有一台在亚利桑那州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一侧是其他DUV光刻机,一侧预留了两个空位,后续会有两台新的EUV光刻机装上去。
当然,随着光刻机等设备越来越先进、复杂,体积和重量也急剧膨胀,Fab 52的天花板就明显比Fab 42高得多,事实上也深得多,因为地下还有几层,那里有设备支撑平台、水电等管线、空气处理与输送设备与管线(相信大家都知道无尘室的严苛要求)。
奥科蒂约园区的老晶圆厂基本都曾进行过升级改造,不少都不得不做了加高、加深,就是这个原因。
至于最新的High-NA EUV光刻机,目前部署在俄勒冈州用作研究测试,未来也会入驻Fab 62用于量产14A。
有趣的是,Intel工厂里的每一台光刻机,都有一个外号,上边也会印着和外号呼应的图案。
这么做并不只是浪漫,也很实用,因为工厂里非常嘈杂,不同岗位上的工程师需要对一台光刻机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只说型号很容易听不清而造成误操作,所以都有了特殊的名字。
插播一句,说一台光刻机是xxnm工艺的其实是不严谨的,二者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只能说一台光刻机可以生产xxnm的芯片,比如这台NEX:3800E就可以生产3/2nm处理器,也可以生产先进的DRAM内存芯片。Fab晶圆厂里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承载和运输晶圆的托盘盒,都固定在厂房顶部错综复杂的不同轨道上,以极快的速度来来往往,将晶圆送到合适的地方。
这一切都是自动化管理的,完全不需要人工参与,事实上整个工厂内部的人都很少,都是各种机器设备在自行精准运转。趣的是,从各种芯片工厂内部照片上都可以看到黄色、橙色等等不同颜色的光。
但是,Intel程师告诉我们,在历史上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设备和芯片,避免光敏破坏,但随着工艺制程越来越先进,事实上光线的影响已经不大,还是保留这种风格更多的是一种传统。
最后,Fab工厂出来的晶圆,会被送到世界各地的封测工厂,继续进行制备、分拣、贴装、涂装、顶盖、组装、筛选、测试、验证等等后续步骤,直到送到消费者手中。【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开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12 03:46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