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行业的剧情永远比选秀节目还刺激——去年这个时候,三星的存储器部门还在寒冬里裹着棉被发抖,谁能想到才过一年,它就直接把对手的奖杯抢回来了?最近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三季度数据,瞬间点燃了科技圈的讨论热情:三星存储器销售额冲到194亿美元,把老对手SK海力士的175亿美元甩开一截!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曾经被按在地上摩擦的行业巨头,到底是怎么完成这场“逆袭剧本”的...
第一章:跌进坑里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
要说清楚三星怎么翻的身,得先看看它当初摔得有多惨。去年到今年初,三星半导体部门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存储器市场两大核心产品——DRAM和NAND,价格跌得比双十一打折还狠。更惨的是,SK海力士靠着一手“HBM(高带宽存储器)”技术,几乎垄断了AI芯片的高速内存订单,成了英伟达这些大佬们的“御用供应商”。而三星呢?守着传统存储器业务,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
插播小知识:
HBM这东西,你可以理解为内存界的“高铁”。普通内存是绿皮火车,HBM则是复兴号——AI芯片处理海量数据时,全靠它高速输送数据。SK海力士押注早,技术跑得快,直接拿下了行业黄金赛道的门票。而三星当时还在优化普通内存,结果一步没跟上,就被甩开了身位。
最扎心的还在后头: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直接把三星霸占33年的“全球DRAM老大”称号给抢走了!紧接着第二季度,SK海力士又拿下整个存储器市场总销售额第一。那段时间,三星半导体部门的会议室里,估计连空气都是苦的。
第二章:翻盘靠什么?行业东风+祖传家底
但三星毕竟是在半导体行业混了几十年的老炮儿。市场这东西,就像跷跷板——一边沉下去,另一边总会翘起来。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全球手机、电脑、服务器对存储器的需求突然暴涨,DRAM和NAND价格一路飙升。三星一看机会来了,立马开启“清库存+扩产能”双模式。
具体咋操作的?
三星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之一,从设计、制造到封测,各个环节都具备强大的自主能力。在市场下行周期,它依然维持着可观的产能和战略库存。因此,当市场需求忽然回暖、其他厂商可能还在为提升产能和调配原材料而忙碌时,三星能够凭借其早已备好的“弹药库”,第一时间开足马力向市场大规模供货。
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完美印证了这一点:其存储器销售额飙升至194亿美元,相比上一季度大幅增长25%。这一成绩不仅成功反超了SK海力士的175亿美元,更是将其市场份额优势扩大了近20亿美元。这背后是三星将市场需求复苏的“天时”与自身庞大产能、高效运营的“地利” 完美结合的结果。
第三章:隐忧还在,三星的HBM短板能补上吗?
不过三星自己心里也门儿清,眼下这一局赢了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HBM市场现在还是SK海力士的地盘,而AI时代最香的那块肉恰恰就在这儿。但三星最近也没闲着,一边猛追HBM3E技术,一边积极和英伟达这类大客户接触。圈内都在传:明年要是三星能拿下老黄的订单,HBM销量说不定真能来个“后发先至”。
再补点相关内容:
三星在HBM上起步晚,部分原因是早年技术路线没押对宝。但这几年它明显加大了投入,HBM产能计划全面瞄准2026年翻三倍。这种“砸钱也要追上”的架势,倒是很符合三星一贯的风格。
第四章:下一局怎么玩?
眼下看来,三星算是暂时缓过一口气。Counterpoint还预测,四季度三星大概率继续坐稳头把交椅。但半导体行业这竞争,从来都是你追我赶——赢一局不叫赢,笑到最后才是赢家。SK海力士手里还攥着HBM的技术优势,美国那边美光也在暗中发力。三星要想真坐稳江山,还得在AI赛道上再加把劲。
不过对咱们围观群众来说,大佬们卷得越凶,内存条降价的空间就越大,这波不亏!
存储芯片的江湖,从来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三星这波逆袭,一半靠行业东风,一半靠自家底子。但别忘了,技术风向变得比社交媒体热搜还快,明年AI内存市场会不会杀出新玩家?三星能不能守住王者地位?咱们备好瓜子饮料,前排继续看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