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0-18 08:48 编辑
哎你发现没?最近身边同事开始用ChatGPT写周报的速度越来越快了,老板开会居然能脱口而出“你让AI生成个方案看看”——这一切都不是巧合!科技媒体techradar最近扒到了OpenAI内部消息,他们家欧洲中东非洲区的解决方案头儿马特·维弗直接摊牌:“企业市场就是下一个主战场!” 今天咱们就掀开天花板看看,这家公司到底打算怎么把AI塞进全世界的会议室、Excel表和PPT里!
三年时间,从“AI玩具”到“职场硬通货”
虽然ChatGPT现在像个万能口袋精灵,但你要知道它出生才三年多(2022年11月出生,现在2025年10月正好三岁)。当初大家拿来写情诗、编冷笑话的工具,现在OpenAI盘算着让它变成公司采购清单上的“办公用品”。维弗说得特别直白:“我们的目标简单到吓人——让任何一个开发者,只要有点子和几行代码,就能在我们平台上造出下一个巨头公司。”
举个栗子:
以前公司想搞个智能客服,得从零开始搭框架、训练模型、调试接口,没半年根本搞不定。现在OpenAI直接扔出AgentKit和AgentBuilder两件神器,简单说就是“AI乐高套装”,拖拽拼装就能定制企业级工具——原来要烧钱烧时间的活儿,现在像拼高达模型一样简单!
程序员狂喜大礼包:Codex直接长进Slack里了!
最让技术团队尖叫的是Codex(那个能写代码的AI)的全面升级。现在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终端命令行里能召唤它帮忙写脚本
编程软件里自动补全代码
云端开发环境直接内置
最绝的是Slack插件——打工人一边在水群摸鱼,一边在聊天窗口里@Codex:“给老子写个Python数据分析脚本!”(老板视角:这员工打字速度简直像八爪鱼!)
维弗还透露了个更狠的:ChatGPT企业级应用将允许公司直接定制专属界面。想象一下,以后你打开ChatGPT,左边是公司LOGO,右边是内部数据看板,中间聊天框直接能报销、查库存、生成季度报告——这哪是AI工具,分明是打工人的“外挂大脑”!
渗透公司的“阴阳战术”:员工种草,老板买单
ChatGPT走了一条特别叛逆的路:先让老百姓玩上瘾,再让员工回公司倒逼采购。维弗透露,目前已经有500万企业用户自费开ChatGPT Plus会员。很多人白天在公司用着阉割版工具,憋到下班回家怒写300行提示词——第二天转头就去找主管拍桌:“我在家十分钟干完的活,公司非得耗我两小时?!”
但OpenAI也清楚,光靠员工闹不行。所以他们搞了套“上下夹击”招数:
对老板:画大饼式“AI转型宏伟蓝图”,比如用ChatGPT重构整个客服体系能省下千万成本
对员工:偷偷发放“摸鱼效率秘籍”,教大家用AI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整理数据报表
维弗举了个真实案例:某跨国公司在内部黑客松上,有个实习生用ChatGPT+表格插件搓出个“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管理层看完惊掉下巴:“我们花百万请咨询公司写的方案,还没这小伙周末搞出来的好用?”
OpenAI的"定魂术":在技术升级浪潮里喝枸杞茶
当被问到“你们迭代速度这么疯,团队不会裂开吗”,维弗反而笑了:“外界觉得我们天天在技术风暴里裸奔,但其实公司内部稳得像在喝下午茶。”他提到OpenAI全员都被“创造造福人类的AGI”这个使命粘在一起,“每周有8亿人依赖我们,这种责任感比十杯浓缩咖啡还提神”。
(插播个内部八卦:维弗自己就是“AI打工人”活标本,用语音转写工具自动生成会议摘要,拿ChatGPT规划婚礼流程,连宾客座位表都让AI根据“亲戚恩怨数据库”智能排列——果然最狠的产品经理都是自己的小白鼠!)
藏在效率背后的“甜蜜陷阱”
不过维弗也提到个扎心现状:他经常看到五家不同公司都在搭建一模一样的AI基础框架,“这简直在重复发明轮子!大家本该聚焦自己独有的业务创新”。但反过来想,如果所有企业都套用OpenAI的标准化方案,会不会最后变得像连锁快餐店——虽然效率上来了,但失去独有的“手艺味儿”?
现在OpenAI的触角已经伸到各行各业:帮宜家做虚拟家居设计,给投行生成财报分析,甚至辅助医院整理病历。下次当你发现HR用AI写生日祝福、周报被自动生成时,别惊讶——这场静悄悄的职场工作模式大转型,已经把你工位包围了。
说到底,OpenAI的企业战略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温水煮青蛙”实验:先用免费版让你依赖,再用效率工具勾引公司付费,最后用生态绑定让你彻底躺平。不过话说回来,当AI能替你写代码、做PPT、回邮件时,你是选择拥抱进化,还是坚持“手动操作到退休”?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你的“AI职场生存指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