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科技] ​​英特尔这波反向操作绝了!旧款CPU不降反涨,装机的玩家集体傻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0-18 10:06 编辑

最近硬件圈有个特离谱的新闻,英特尔在海外市场搞起了"经典产品升值计划"——最新发布的Arrow Lake处理器还没掀起水花,他们转头就给那些本应降价退市的老款CPU集体涨了价。这波反向操作好比电影院新片上映后,老板突然把下架片源的租赁价调得比新片还贵,直接把等着捡漏的观众整懵了。

具体来看,韩国价格追踪平台Danawa记录的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从九月底到十月中旬,堪称入门级神U的Core i3-14100F从12.1万韩元一路冲到14万韩元,涨幅达到15%。主流级别的i5-14600KF也跟着水涨船高,13%的涨幅让它逼近30万韩元大关。更夸张的是日本市场,部分渠道的i5-14400价格飙升达到两成,相当于每买十个CPU就多付了两个的钱。

但有意思的是,定位高端的i7和i9系列反而​​动静不大,调价幅度维持在5%左右。这种差异化管理暴露了英特尔的精准算计——毕竟占销量大头的从来都是中低端型号。就像超市里牛奶鸡蛋总是促销主力,英特尔这次也是盯着走量最大的单品重点调整。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时间点。按理说十月份正是英特尔大力推广Arrow Lake架构新U的档口,这些采用新命名的Core Ultra 200系列本该是绝对主角。但现实很骨感,首批媒体评测对性能提升幅度评价分化,加上定价偏高,导致很多DIY玩家转头继续抢购14代老型号。英特尔见状干脆将计就计:既然你们都觉得老U更香,那适当体现下它的"价值"也很合理吧?

深层次看,这涉及到英特尔的生产成本结构。Arrow Lake部分芯片需要依赖台积电代工,而老款14代及之前的处理器完全由自家工厂包办,采用成熟的Intel 7/10纳米工艺。就像自家厨房和外卖的成本差异,前者在定价上拥有绝对自主权。当新架构市场反响不及预期时,通过成熟产品线维持利润成了最直接的选择。

不同地区消费者感受到的压力并不均衡。美国市场涨幅多在10%徘徊,而亚洲市场部分型号直接触及20%红线。这种差异背后是销售结构的差异——像i5-14400F这类型号在亚洲DIY市场和品牌整机中占比极高,英特尔显然抓住了这个需求刚性特点。对于准备组装入门主机的学生群体或办公用户来说,这笔突然增加的成本足以打乱整个装机预算。

这种操作其实打破了芯片行业延续多年的惯例。以往都是新品上市后旧款阶梯式降价,给不同预算的用户留出选择空间。英特尔这次反其道而行,暴露出其短期业绩压力。毕竟AMD的7000系列处理器虎视眈眈,若因价格策略流失装机用户,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市场基本盘。有装机论坛网友调侃道:"这波是等等党遭遇的精准背刺,下次换代可能真要认真考虑AMD了。"

不过对于刚需用户来说,眼下更实际的问题可能是抓紧时间查看库存。按照半导体行业调价规律,这类调整通常会持续一个季度。至于英特尔这种"经典产品增值"策略能否持续,还要看AMD后续如何出牌。当消费者开始用钱包投票时,再牢固的品牌光环也要经受性价比的考验——毕竟装机时的实际花费,从来都是最诚实的市场晴雨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19 04:21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