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你发现没?就这几天,好些你手机里那些旅行、美食、找房子的APP,里边那个AI助手好像一夜之间就开了窍,不再是以前那个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了。你问它“帮我找个能安安静静写代码的咖啡馆,插座要够”,它真能给你列出好几个,还附赠一句“A店下午三点后学生多有点吵,B店靠窗座位插座接触不良”。这背后啊,可不是AI自己一下变聪明了,而是谷歌——对,就是那个做搜索引擎和安卓系统的谷歌——前两天干了件大事:它正式宣布,所有开发者现在都能通过Gemini API,调用谷歌地图的完整数据库了。这意味着,第三方APP里的AI,从此能“看见”真实世界的地图了。
咱们得先唠明白,谷歌地图这个数据库到底有多吓人。它里面装着超过2.5亿个地点的详细信息。注意,不是光有个名字和地址就完事了,是包括但不限于:精确的营业时间、用户评分、用户评论、实时交通路况、经纬度坐标、照片、价格水平、关联类别……这么说吧,从巴黎铁塔到你家楼下半夜三点还亮着灯的麻辣烫摊子,它基本都门儿清。以前,AI模型像Gemini,你问它问题,它主要靠训练时“吃”进去的旧数据和自己的一套逻辑来“编”答案,虽然接上谷歌搜索后能看新鲜网页了,但对现实世界空间的感知,还是像个“路痴”。
现在,谷歌把这俩给打通了。这个新工具,官方名字叫“Map data grounding for the Gemini API”。简单粗暴地讲,就是给Gemini API接上了一根“地图数据线”。开发者现在可以让他们应用里的AI,同时具备两种能力:第一,是之前就有的,通过“Search grounding tool”联网抓取最新的网页信息;第二,就是现在新增的,直接读取和运用谷歌地图里那2.5亿个地点的海量、实时、细节爆炸的数据。
这玩意儿能智能到什么程度呢?它内置了一个自动识别机制。比如,你问“纽约公共图书馆周末开门吗?”这种明显和地点有关的问题,Gemini会自动触发地图数据模式,从数据库里把准确的营业时间给你捞出来。但你要是问“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它就知道这事儿不归地图管,乖乖切换回搜索模式去查论文和新闻。这个自动判断的过程,靠的是对你问题里关键词和地图数据特征的匹配,基本不用开发者多操心。
具体能干啥?那可就太多了。比如说旅行规划。你跟你手机里的AI旅行助手说:“我下周五晚上到东京,住浅草寺附近,想逛点有昭和气息的老街,周一早上走。”它就能给你生成一份带精确时间线和地理逻辑的行程:周五晚上推荐羽田机场到浅草酒店的利木津巴士时刻表(因为比挤地铁省事),周六上午推荐谷根千区域(因为那里老店多、离得近、且根据地图评论显示“游客相对少”),甚至还会提醒你“根津神社门口那家团子店周二定休,别跑空”。这背后调用的,是地图里的地址、交通路线、营业时间、用户评论标签(如“怀旧”、“安静”)等等一堆数据的交叉分析。更重要的是,AI的响应会自动考量诸如用户评分这类地图数据来优化结果,而开发者更是可以直接提供一个地点的具体经纬度坐标,从而实现搜索结果的精准本地化。
再比如本地生活推荐。你跟你找房APP里的AI说:“帮我找个离地铁站步行5分钟内、隔音好、周边有健身房和超市的一居室。”它不仅能筛选房源,还能结合地图数据告诉你:“这个小区离地铁站确实只有300米,但需要过一个人行天桥,实际步行时间约7分钟;健身房在小区东门对面,但用户评论说器械比较旧。”甚至,开发者还可以玩得更花:他们可以主动向API提供某个地点的具体经纬度坐标,比如40.7128° N, 74.0060° W(纽约世贸中心附近的坐标),然后让AI围绕这个精确的点来做本地化搜索,比如“找出这个坐标1公里内评分4.5以上的咖啡馆”。这就是把精准定位的权力也交给了开发者。
谷歌这次是玩真的,这个地图数据工具现在已经处于“Generally Available”状态,意思是不是测试版了,是正式全面开放。而且它不挑食,支持谷歌家Gemini系列的好几个模型,包括Gemini 2.5 Pro, Gemini 2.5 Flash, Gemini 2.5 Flash-Lite, 还有 Gemini 2.0 Flash。甭管你是财大气粗的大公司用的“高配版”2.5 Pro,还是追求效率和成本的小团队用的“轻量版”2.5 Flash-Lite,全都能用上这个地图外挂。
这么一来,最大的好处是啥?是极大地减少了AI的“幻觉”。以前AI可能会给你编一个“火星咖啡馆”,现在它老老实实报出地图里有的“星巴克”。而且,它给出的每个信息,如果能追溯到地图数据,都能提供引用来源,告诉你这个营业时间或者这条用户评论是从哪儿来的,让你用得放心。
所以,谷歌这步棋,远不止是给AI加了个“地图查询”功能那么简单。它是在试图把AI从一个容易天马行空的“创意编剧”,慢慢培养成一个 grounded in reality(扎根现实)、熟知街头巷尾的“本地向导”。当AI能告诉你“那家书店的猫喜欢睡在科幻区第三排书架下面”的时候,人和机器的对话,可能就真的进入一个新次元了。
当然啦,也有人会琢磨,当AI比你自己还了解你家门口哪个角落插座最稳、哪家老板最爱唠嗑的时候,我们这种“肉身探索”的意外之喜会不会就没了?不过,那是另一个哲学话题了。至少眼下看,能随时召唤一个比本地通还靠谱、还不知疲倦的AI助手,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怎么着都算是个福音吧。你说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