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装机爱好者、硬件圈的好奇宝宝们,赶紧搬个小板凳坐好!最近主板圈儿有个不大不小的消息:那个掌管CPU和主板能不能“看对眼”的核心人物——AGESA微码,静悄悄地更新到了1.2.7.0版本。结果你猜怎么着?一位以挖掘深度信息著称的爆料人HXL,在微星部分主板的更新说明文档里,发现了两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代号——“Krackan Point”和“Krackan Point 2”。这感觉就像是演出开始前,后台不小心流出了一份节目单,明晃晃地提示我们,AMD面向桌面平台的下一代APU、也就是锐龙9000G系列,很可能已经提上日程,正朝着AM5平台快步走来。今天,咱们就一起顺着这根藤,摸摸看这个“克拉肯之点”到底是什么瓜,它又能给咱们未来的桌面电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这事儿的最新动态发生在2025年10月20日。根据爆料人HXL提供的消息,微星为其部分主板推出的最新AGESA 1.2.7.0版本微码,更新说明中明确列出了新增对“Krackan Point”以及“Krackan Point 2”的支持。可能有些朋友对AGESA还比较陌生,这里简单科普两句。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主板BIOS里最底层的、专门负责在开机那一瞬间识别CPU身份并引导它启动的核心程序。它支持哪些CPU代号,基本上就预告了未来有哪些CPU能够在这块主板上被顺利点亮和使用。HXL还特别指出,这次更新很可能是为未来的锐龙9000G系列APU准备的第一个,甚至有可能是唯一一个必须的微码更新。言下之意就是,主板厂商们可能只需要搞定这一次AGESA更新,就能让主板具备迎接未来9000G系列APU的能力了。
不过,咱们也得冷静一下,别急着看电商平台有没有预售。在由社区爱好者们维护的AM5平台SMU/MC信息图表里,同样标记出了“Krackan”和“Krackan 2”的存在,但旁边特意备注了“仅存在于BIOS数据中”。这好比什么呢?就好比您拿到一份人员名单,上面已经打印好了某个人的姓名和基本信息,档案里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但这个人具体何时报到、长相如何,还得等他本人真正现身才算数。所以,尽管新的AGESA微码已经从最底层铺好了支持的道路,但目前的实锤证据,仍然来源于对这些BIOS数据的挖掘分析。按照一般的产品开发节奏来理解,从BIOS数据中出现代号到最终产品正式发布,通常还会有一段不短的时间需要等待,咱们还得保持点耐心。
那么,这个听起来有点神秘的“Krackan Point”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AMD基于最新Zen 5架构的一个APU系列。其实,它对我们并非完全陌生。AMD此前已经在移动平台(主要是针对笔记本电脑)发布了两款隶属于Krackan Point系列的APU,分别是拥有8个CPU核心的Ryzen AI 5 350,以及另一款拥有6个CPU核心的Ryzen AI 5 350。它们的集成显卡部分也值得关注,分别配备了8个和4个基于RDNA 3.5架构的计算单元,对应的移动版显卡名称是Radeon 860M和Radeon 840M。在笔记本电脑上,这些芯片的功耗最高设定在54W。
如果AMD决定将这些芯片移植到桌面平台,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最直观的就是热设计功耗(TDP)的提升。桌面版本的TDP预计会放宽到65W左右。这多出来的功率额度,通常意味着CPU和GPU能够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从而带来更强的性能输出。基于现有的信息,业界推测可能的桌面型号会包括集成8个GPU核心的锐龙7 9700G,以及集成6个GPU核心的锐龙5 9500G。不过,这里需要特别留意一点:如果这个推测成真,那么相比于当前在售的锐龙7 8700G所拥有的12个RDNA3架构计算单元的集成显卡,新的9700G在集成显卡的规模上看起来反而是一种缩减。所以,务必记住,目前所有的型号和规格都还处于猜测阶段,最终答案必须等待AMD官方来揭晓。
聊到这里,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浮现了:自从上一代基于“Phoenix”架构的锐龙8000G系列之后,AMD为什么在AM5插槽上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新的APU产品了呢?要知道,后续发布的“Strix Point”APU系列(例如锐龙AI 300系列)从规格上看也非常适合桌面平台,并且已经在迷你PC市场证明了其强大的性能。为什么它没有率先登陆桌面平台呢?
这背后的考量可能比较复杂。一种可能性是,AMD会在接下来的产品线中同时部署“Strix Point”和“Krackan Point”两个系列。但截至目前,只有“Krackan”的代号明确出现在了这次的AGESA更新日志中。如果进行推测,个人认为“Strix Point”系列APU最终登陆AM5桌面插槽的可能性或许相对较小。AMD很可能优先将这块芯片的产能分配给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的锐龙AI 300系列笔记本电脑,以及像华硕ROG Ally这类游戏掌机后续型号可能采用的锐龙Z2系列。毕竟,移动计算市场对功耗、性能和集成度的要求极高,需求量也通常更大,优先级自然较高。
此外,一些迷你PC制造商也曾透露过,“Strix Point”芯片的采购成本相比之前的锐龙8000G系列芯片有大幅上涨,大约贵了一倍。这对于APU产品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历来是APU吸引用户的一大核心卖点。如果芯片本身的成本显著增加,整机厂商就很难再维持住过去那种吸引人的价格水平。AMD无疑需要在桌面APU的产品策略上做出权衡:是追求集成显卡的极致性能,还是坚守高性价比的传统优势阵地。
总而言之,这一次AGESA 1.2.7.0版本的更新,算是给略显平静的AM5平台APU市场提了个醒,告诉大家“我这儿还有新货在准备呢”。它清晰地指明了基于Zen 5架构的“Krackan Point”APU正在来的路上,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待解的谜题:最终的产品型号与具体规格会如何设定?集成显卡性能与成本之间将如何取舍?确切的上市时间表是怎样的?以及,更受瞩目的“Strix Point”系列未来是否也有机会在桌面上与我们见面?AMD在规划其APU产品路线图时,显然需要精妙地平衡移动市场的巨大需求、芯片制造成本以及桌面用户的殷切期待。对于那些期盼着用新一代APU搭建高性能迷你主机或者高性价比办公主机的用户来说,或许还需要多一些耐心等待。但可以确定的是,AM5平台关于APU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章节,更多值得关注的进展应该还在后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