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科技] 谷歌六年隐私实验大撤退,数十项技术打包入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数字居民注意了!今天要聊的这事儿堪称科技圈版"烂尾工程"—六年前谷歌高调推出的隐私沙盒计划,现在正上演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大撤退。就像看着米其林大厨端出一盘创意菜,食客们却迟迟不肯动筷子,最后厨师只好摸摸鼻子把整盘菜端回厨房。这场持续六年的隐私保护实验,到底卡在了哪个环节?咱们今天就把这盘冷饭炒出香味来。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当时谷歌信誓旦旦地推出隐私沙盒计划,本意是想在第三方Cookie被淘汰后,搭建个既能保护隐私又不让广告业务垮台的新体系。这个计划本质上是个走钢丝的艺术—既要把用户隐私保护好,又得让广告商还能精准投放,难度不亚于让大象在杂技球上跳芭蕾。

六年过去了,最近隐私沙盒副总裁安东尼·查维斯发了篇《隐私沙盒技术计划更新》,直接甩出一份令人瞠目的退役清单:Attribution Reporting API(覆盖Chrome和Android双平台)、IP保护功能、On-Device Personalization、Private Aggregation(含Shared Storage)、Protected Audience(同样双平台)、Protected App Signals、Related Website Sets(连带requestStorageAccessFor和Related Website Partition两个功能)、SelectURL、SDK Runtime,还有Topics API(还是双平台)。整整十一项技术集体进入退休倒计时。

虽然官方声明写得特别委婉,说是"评估生态系统反馈和采纳度后决定退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是整个隐私沙盒品牌的全面重组。谷歌后来给AdWeek的补充说明更直白:"我们将继续改进Chrome、Android和网页的隐私保护,但会逐步弃用隐私沙盒这个品牌名称。"这话翻译过来就是:项目方向要调整,这个失败品牌我们不要了,但活还得继续干。

有趣的是谷歌的危机公关话术。安东尼副总裁特别强调"对于持续推进的领域,我们将继续利用已退休技术中的经验教训"。比如虽然Attribution Reporting API下架了,但谷歌会把这些经验移植到W3C私有广告技术工作组的跨浏览器Attribution标准制定中。这种"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表述,让人想起那些创业失败后总说"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创业者。

不过谷歌倒也留了几个火种。CHIPS和FedCM这两个技术因为被其他浏览器广泛采纳而幸免于难—前者专门改善Cookie隐私安全,后者简化身份验证流程。另外Private State Tokens也被保留下来,用于帮开发者防范欺诈行为。这种挑挑拣拣的架势,很像搬家时把大部分旧家具扔了,只留下几个还能用的实用物件。

要说整个事件最微妙的细节,是谷歌对失败项目的定性方式。官方声明里反复强调"感谢所有参与隐私沙盒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贡献者",还把这次调整美化成"随着网络生态系统持续演进"的自然过程。这种把战略失误包装成技术演进必经之路的话术,堪称企业公关的经典范本。

回看隐私沙盒这六年历程,活脱脱一部科技巨头创新受挫的教科书案例。原本想打造既能保护隐私又不影响广告的完美方案,结果发现行业不买账,用户不感冒,最后只能黯然退场。这种高开低走的剧情,在科技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

下次当你听到科技巨头又推出什么宏大计划时,或许可以多留个心眼:这个方案考虑过开发者的适配成本吗?行业伙伴真的愿意跟进吗?毕竟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再美好的技术蓝图,要是没人用,最终也只能躺在退役清单里。

而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唯一能确定的是:谷歌绝不会停止在隐私保护领域的探索,毕竟广告这块蛋糕他们不可能放弃。至于下一个六年会推出什么新方案?也许到时候我们又会看到一场类似的循环。科技创新的路上,从来都不缺雄心勃勃的出发和悄无声息的退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23 10:57 ,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