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0-22 10:15 编辑
还记得二十年前电脑城里必买的那个杀毒软件光盘吗?当年谁家电脑不装个金山毒霸、卡巴斯基,简直就像出门不锁门一样心慌。可最近TechPowerUp网站的一项投票结果彻底暴露了时代变迁——整整34316名网友用投票证明,第三方付费杀毒软件已经活脱脱变成了“数码古董”。
从年度订阅到无人问津
回溯到XP和Win7时代,第三方杀毒软件厂商简直就是IT界的“收租大佬”。用户每年乖乖交保护费,换来病毒库更新和弹窗提醒。转折点出现在微软的绝地反击:最初被戏称为“裸奔卫士”的Windows Defender,经过十几年进化,已经演变成深扎在系统底层的铜墙铁壁。从早期只能做简单扫描的“弱鸡选手”,到现在整合恶意软件删除工具、安全启动、BitLocker加密、基于TPM的信任根,还有虚拟化安全技术——后者直接把整个用户空间塞进虚拟沙箱运行,病毒就算突破防线也像困在玻璃箱里的野兽,根本伤不到系统本体。
投票结果惊掉下巴
这次投票的分布情况堪比大型翻车现场:
60.5%的绝对多数派选择Windows Defender作为主力防护,这数字几乎赶上总统选举得票率了。
15.7%的硬核玩家宣称“根本不装杀软”,虽然实际情况下Windows会自动开启初级防护。
第三方杀软阵营合计才24%,其中“其他”选项占比最高(可能包含卡巴斯基等未列出的品牌)。
具体到个别品牌更是惨淡:Bitdefender勉强拿到6.1%,曾经风靡全美的Avast竟然只有2.9%,同门的AVG更是低至1%。
老牌付费选手诺顿(1.9%)和麦咖啡(0.7%)的份额,简直像即将灭绝的珍稀动物。
微软如何逆袭成功?
仔细观察Windows安全体系的进化史,简直就是一部“农村包围城市”的剧本。微软默默把安全模块植入系统底层:Secure Boot防止开机阶段被动手脚,BitLocker把硬盘变成加密保险箱,虚拟化安全更是直接给系统套上“金钟罩”。这些技术原本是企业级功能,如今已经下放到普通家用系统。反观第三方杀软,除了频繁弹窗和拖慢系统速度,在防护能力上已经拉不开差距。更讽刺的是,现在不少第三方杀毒软件本身反而因为过度收集数据被定义为“不受欢迎应用”。
未来属于系统级防护
当操作系统自带的安全功能已经能拦截绝大多数威胁,用户自然不愿再为功能重叠的付费软件买单。倒是一批轻量级安全工具找到新活路——比如专门查杀流氓软件的火绒安全,或是针对勒索病毒的专项防护工具。或许杀毒软件的终极命运,会像当年的磁盘整理工具一样,慢慢被吸收进操作系统深处,成为又一个被时代淡化的功能标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