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0-23 23:03 编辑
各位熬夜刷机的数码爱好者们,注意看眼前这条来自2025年秋日的消息——当你们还在纠结要不要入手iPhone 17时,苹果已经偷偷给2027年的产品线画了张时空穿越地图。最近在首尔某场行业座谈会上,全球调研机构Omdia的首席研究员许武烈对着满屋子业内人士透露了个堪比科幻剧本的发布计划,连见多识广的韩国媒体ETNews都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了个满满当当。
这事儿得从2027年那个分裂的发布日历说起。按照许研究员在现场摊开讲的日程表,那年春季苹果会先扔出两款设备:常规升级的iPhone 18和主打性价比的iPhone 18e。等到秋叶泛黄的时候,库克才会真正亮出底牌——不仅会有全新设计的iPhone Air轻薄系列,还有顶着"20"名号的Pro和Pro Max旗舰机,更劲爆的是第二代折叠屏iPhone也会同期亮相。
但最让数码博主们挠头的是命名逻辑:苹果准备跳过iPhone 19这个序号,直接祭出iPhone 20的称号。这种跳数字操作其实在苹果家族有迹可循——2017年iPhone诞生十周年之际,苹果就曾让iPhone 9这个命名神秘消失,转而用罗马数字X(代表10)来命名旗舰机。当时配套发布的反而是iPhone 8系列,这种穿越时空的命名艺术差点让消费者以为自己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关于发布节奏的调整,其实五月就有迹象。《信息报》和那位永远在爆料一线的分析师郭明錤都提到过,苹果在琢磨把年度发布会拆成上下半场。这样搞法能解决现在销量过度依赖圣诞季的毛病——毕竟春季推新机可以刺激传统淡季的消费,秋季发高端款又能稳住年终业绩。如果计划顺利,今年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可能就是最后一代坚守九月发布的传统机型了。
供应链方面也有佐证:八月份ETNews就报道过,苹果已经通知部分供应商2026年不会推出标准版iPhone 18。Omdia的预测更具体,说苹果预计明年需求会降温,所以先把面板订单削掉2000万片。这个数字啥概念?差不多等于某些二线手机品牌全年总销量。不过人家库克也不是吃素的,折叠屏手机这条新赛道就是他们准备的后手。
(插播个冷知识:科技公司对数字9的忌讳堪称行业玄学。当年微软跳过Windows 9直接蹦到10,官方解释是避免旧软件识别错误,但业内人士都懂——9这个数字在消费者心里代表"快到尽头",而0开头的数字才象征新纪元。苹果这波操作简直是微软行为的精神续作)
说到折叠屏iPhone二代目,供应链传来的消息说这次要用上三星第七代超薄玻璃,弯折寿命号称能达到30万次。对比现在安卓阵营折叠屏平均10万次的数据,这进步幅度相当于从自行车升级到磁悬浮。不过价格估计也很"苹果",业内猜测起步价可能贴着1.3万人民币这条线跳舞。
关于那个引发混乱的"iPhone 20"称呼,Omdia最初在报告里写成2027年上半年发布,后来才修正为iPhone 18。这种笔误反而暴露了苹果的纠结心态——既想用跨代命名制造周年庆氛围,又怕消费者被混乱的序号搞晕。就像班上那个想跳级又怕跟不上的学霸,每次考试前都要偷偷改复习计划。
再看产品线布局,苹果明显在下一盘大棋。标准版守性价比,SE系列抓预算党,Pro线稳住专业用户,Air系列讨好轻薄控,折叠屏则开辟新战场——这种机海战术安卓阵营玩了十年,苹果现在才放下身段有样学样。不过人家玩得更高明:把发布会拆成春秋两季,等于每年给股市准备两次利好刺激。
所以下次见到有人说苹果江郎才尽,不妨把这份2027年的产品路线图甩过去——当竞争对手还在纠结怎么给手机镶金边时,苹果已经玩起了时空折叠术。从发布会节奏到命名玄学,从面板订单调控到折叠屏押宝,这套打法既像精心编排的戏剧,又带着点破釜沉舟的决绝。至于跳过19直接叫20这波操作,说不定再过几年又会成为科技史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就像当年那个消失的iPhone 9一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