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哎,说起出门在外电量焦虑这档子事儿,估计各位手机党、笔记本奴都有一把辛酸泪——包里塞三四个充电宝、数据线缠成毛线团,活像逃难装备商。但最近科技圈还真憋出个狠角色,专门治这种“电量 PTSD”!Ugreen 这家配件大厂,冷不丁在欧洲市场甩出一款充电宝新品,名字叫 Nexode,电池容量拉到 25000mAh,还自带两根编织线,最高支持 140W 快充。这配置,简直是把“续航安全感”和“极速回血”俩需求合一块儿暴击!今天咱就掰扯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有多能打,顺便唠唠它那些藏在参数里的魔鬼细节。
先瞅瞅基本盘:Ugreen 新款 Nexode 最近在欧洲正式开卖,主打卖点就是“双线集成+多设备同时充”。具体来说,它身上自带了两根编织材质的 USB-C 线,一根最高支持 140W 功率,用的是 PD 3.1 快充协议(PD 3.1 是啥概念?简单说就是比常见的 PD 3.0 更生猛,专治高性能笔记本那种“电老虎”)。官方数据说,用这根线给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充电,半小时能怼到 54% 电量——这速度,相当于你泡杯茶的功夫,电脑就能撑过大半场会议了。另一根集成线也不怂,支持 PD 3.0 协议,最高 65W 输出,平时给手机、平板快充绰绰有余。
但 Ugreen 玩得更花的是“双线协同模式”:如果你同时用这两根自带的线充电,第一根线的输出会自动降到 100W,第二根保持 65W,合计 165W 总功率。别小看这调整,它保证了多设备充电时谁也不掉链子。举个例子,你可以一边用 100W 线喂饱笔记本电脑,另一边用 65W 线伺候手机,俩设备都能吃上“满汉全席”。
这还没完!除了两根集成线,充电宝本体上还额外配了两个输出口:一个 65W 的 USB-C 口和一个 22.5W 的 USB-A 口。所以理论上,它能同时给四台设备供电——比如两根集成线各接一个设备,另外两个端口再插两条外接线。不过在这种“四开”模式下,功率分配会重新调整:每根集成线输出 65W,每个端口输出 10W。这种设计明显是照顾到多人出差或家庭场景,比如团队开会时,电脑、手机、平板、耳机一起充,谁也别抢谁的电。
电池容量方面,25000mAh 算是充电宝里的“重量级选手”。Ugreen 特意举了几个实测例子:能给三星 Galaxy S25 Ultra 充满约 3.4 次,或者给 iPhone 17 Pro 充 4.1 次。至于给自己回血,最高支持 90W 输入充电,完全充满大概两小时——这速度在同类产品里算是第一梯队,毕竟很多大容量电源自充得熬三四个小时。
外观和便携性上,它用了深金属灰外壳,尺寸 16.9 x 8.1 x 2.7 厘米,重量 550 克。说实话,这体型不算轻巧,但考虑到 25000mAh 的电池和 140W 的高功率,重量控制已经尽力了。你想想,它差不多是一罐可乐的重量,但电量顶三个普通充电宝,塞包里当“应急电站”倒是合适。
价格方面,目前它在荷兰和德国的亚马逊卖 79.99 欧元,但在法国、西班牙等其他国家涨到 99.99 欧元。这种差价可能和当地关税、渠道策略有关,欧洲用户买前得多比价。至于美国市场啥时候上,Ugreen 还没吭声,估计得看欧洲试水后的反响。
唠到这儿,估计有小伙伴已经蠢蠢欲动了——毕竟能同时喂饱四台设备、速度还飙到 140W 的充电宝,市面上确实不多见(海外)。不过也得理想看待:这货的功率和容量虽然顶,但重量和价格可能劝退轻度用户。如果你常出门、设备多,它倒是能治妥妥的“电量焦虑症”;但要是就手机偶尔补电,普通充电宝更香。最后扯句闲篇:科技厂商现在卷快充、卷容量,倒逼咱们的生活越来越“无线化”,说不定再过两年,小型充电宝都得集成太阳能板了!你们觉得这类产品还有啥脑洞可以挖?欢迎评论区开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