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2

[产品] ​​富士X-T30 III来了!加量不加价,年轻人的第一台富士相机稳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0-26 15:15 编辑

哎,各位惦记着高颜值相机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一台刚刚新鲜出炉的机子——富士X-T30 III!这玩意儿可是富士家族里最受欢迎的入门款X-T系列的最新迭代,说白了,就是那个让你用最少银子摸到富士“胶片模拟”灵魂的敲门砖。

先给不太了解这款相机的朋友补个课哈。富士的X-T系列分三种体型:顶级旗舰X-T5(专业干活用)、中流砥柱X-T50(均衡选手),以及咱们今天的主角X-T30 III(入门性价比)。它和最近爆火的X100VI可不是一挂的——X100VI是旁轴造型,取景器在角落,而X-T30 III是单反样式,取景器在正中间。但精髓一样:复古高颜值、轻巧便携,以及富士独一份的胶片色彩科学。

外观:经典模具继续用,但有个拨盘悄悄换了位置​​
三代机器在外形上基本是“复制粘贴”:三围118.4mm x 82.8mm x 46.8mm,重量378克,和上一代一模一样,揣进帆布包毫无压力。颜色有经典黑、银色和新增的炭灰色。这里有个细节:银色版本的涂层特意调浅了,为了和富士其他机型保持色调统一。

屏幕还是那块1.62万点的倾斜LCD,取景器也是祖传的236万点OLED,弹出式闪光灯也得以保留。但机身顶部有个关键改动:原先的Drive模式拨盘被换成了“胶片模拟拨盘”!现在你可以直接转动拨盘选择6种最受欢迎的胶片模拟模式(包括最新的Reala Ace)。驱动模式则被挪到机身背面一个自定义按键上——这个改动很富士,明摆着鼓励用户玩转滤镜。

拨盘上还留了3个自定义档位,让你存自己调好的滤镜配方(比如网红“经典负片+暗部减曝光”配方),不用每次进菜单翻找。所有20种胶片模拟依旧在菜单里躺着,随叫随到。

内核:传感器还是老熟人,但处理器上了最新款​​
重点来了!X-T30 III用的依然是那块祖传的2610万像素背照式X-Trans CMOS 4传感器(对,和X-T4、X-S10同款),但处理器升级到了X-Processor 5(X-T5、X-H2同款)。这波操作相当于给老发动机换了新ECU——处理速度翻倍,对焦系统直接起飞!

新处理器带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主体检测:人眼人脸、动物(猫狗鸟)、车辆(赛车摩托车自行车)、昆虫,甚至无人机都能识别跟踪。对,天上飞的小黑点也能锁住!

视频玩家狂喜:开放6.2K 30P 10bit内录,还支持Open Gate​​
这次视频能力堪称越级。X-T30 III支持6.2K/30P 10bit 4:2:0内录,而且是3:2比例的Open Gate模式。简单说就是能用满整个传感器面积拍摄,后期剪辑时横屏竖屏随便裁,一条素材发抖音、B站、小红书全搞定。另外还有超采样的4K/30P(画质更锐利)、4K/60P(有裁剪),以及1080P/240P慢动作。防抖方面加强了数字防抖(DIS),手持拍摄更稳,但会裁切画面。

不过要吐槽的是:屏幕还是只能上下翻折,没法侧翻。vlog自拍得盲拍,或者干脆外接监视器。真心想认真拍视频的,可能得加钱上X-S20。

彩蛋功能:直连Instax打印机,相机里直接框拍立得比例​​
喜欢拍立得的朋友注意了!X-T30 III可以直接蓝牙连接富士Instax Link打印机(比如Link Wide),不用通过手机App中转。相机内甚至能直接框出Instax相纸的比例(宽幅或方形),拍完马上打,朋友圈晒图效率拉满。

电池没换,但续航涨了​​
电池依然是NP-W126S(富士祖传通用款),但新处理器更省电。官方数据:节能模式能拍425张,普通模式315张,增强模式310张。出门扫街一天基本够用。

新套头:XC 15-45mm,饼干身材带防抖​​
同步发布的还有新套头XC 15-45mm f/3.5-5.6 OIS,收起长度只有37.5mm,重量125克。和机身加起来才500克出头,带光学防抖(4档),最近对焦距离20cm(放大倍率0.25x),光圈叶片9片,滤镜口径49mm。属于典型的“够用就好”旅游头。

价格感人:全球通胀,它居然不涨价?​​
最良心的来了:单机身999美元/829英镑/1679澳元;套机(配XC 15-45mm)1149美元/999英镑/1949澳元。新镜头单独买399美元/329英镑/649澳元。11月20日上市,现在已开放预售。在遍地涨价的2025年,这定价堪称一股清流。

总结:一份给摄影新手的满分答案卷​​
X-T30 III就像班里那个低调的学霸——外观不动声色,内里却把短板全补上了。想要胶片感?直出色彩管够;想要对焦?物体识别追上第一梯队;想要视频?6.2K Open Gate下放。如果你在找一台“能装进挎包、能发朋友圈、能学摄影”的入门相机,它可能就是那个标准答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玩相机的应该少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玩相机的应该少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26 20:19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