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朋友们,周一好啊!是不是还在琢磨这周怎么过?就在上个礼拜,咱们身边的一家超级工厂——对,就是特斯拉在上海的那个巨无霸生产基地——不声不响地整了个大活儿!它们家的第500万块电池包,正式下线了!
啥概念呢?这么说吧,您眼前要是有500万辆特斯拉电动车排排坐,那场面,想想都得戴墨镜。这个数字一亮相,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我,上海超级工厂,就是特斯拉全球生产版图里最扛把子的那个“顶梁柱”,产量最大,出口任务也最重,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
这事儿是怎么官宣的呢?
特斯拉这边也挺有意思,没搞啥特别浮夸的发布会,而是在他们的官方社交媒体老巢——X(就是以前的推特)和咱们中国的微博上,直接甩图发文:“报告!第500万块电池包已就位!”配的图片里,上海工厂的团队成员们,围着那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池包,笑得那叫一个灿烂,集体合影留念,场面相当热火朝天。
这喜讯一出,特斯拉自家的高管们肯定得出来点赞捧场啊。其中一位重量级人物,资深副总裁朱晓彤(Tom Zhu)立马在X上发帖,给中国团队打气鼓劲,原话是“Power up, team!”(伙计们,继续冲啊!)。这话听起来就带劲儿,充满了能量。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电池包是咋回事?全是特斯拉自己生的吗?
这里得稍微捋一捋。根据国内媒体像CNEV Post这些的报道,特斯拉在上海工厂主要是负责设计和组装这些电池包。你可以理解为,特斯拉是总设计师兼总装工程师。但电池包里面最核心的零部件——也就是那一节节像五号电池放大版的电芯,它们则有两位强大的“后勤部长”:一位是咱们中国的宁德时代(CATL),另一位是来自韩国的LG能源解决方案。特斯拉把这两位顶尖供应商提供的优质电芯,用自己的独门秘方整合起来,做成最终稳定可靠的电池包。
关于电池安全,特斯拉中国可是拍着胸脯说过,他们家电池包的安全标准,那是比行业普遍要求的规范还要高出好几倍!而且,他们在设计电池寿命的时候,目标就定得特别远:这电池包的“寿命”,得比车子本身的“寿命”还要长。通俗点讲,就是打算让车都开报废了,电池还能有不错的健康度,免得您中途还得花大价钱换次“心脏”,这考虑得确实挺长远的。
上海超级工厂是怎么一步步长成现在这样的?
咱们再把时间轴往回拨一拨。上海超级工厂的故事,始于2019年初。当时它可是创了个纪录,成了中国汽车行业里头一家完全由外资独资(就是特斯拉100%控股)的汽车制造基地。这本身在当时就是个挺轰动的事儿。
更厉害的是他们的“中国速度”。工厂一期工程,从破土动工到建成,居然就在2019年当年完成了!年底的时候,第一辆国产的Model 3轿车就已经从生产线上开下来了。这速度,当时看简直像开了挂。
发展到今天,上海超级工厂已经是两条主力产品线并驾齐驱了:既有Model 3轿车,也有更受家庭欢迎的Model Y SUV。这些车不仅满足咱们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漂洋过海,出口到海外多个市场。算下来,现在上海工厂一年的产能,已经逼近百万辆级别了,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造车巨兽”。
不过呢,事情都有两面性,这边放着喜庆的鞭炮,那边也得看看实际的销售数据。
虽然电池包产量破了纪录,但特斯拉上个月在中国本土市场的零售成绩单,说实话,有点没那么亮眼。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公布的数据,10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只卖出了26,006辆车,这个数字跟去年10月比起来,足足下降了36%,而且是自从2022年底以来,销量最低的一个月。
为啥会出现这种“产量创新高,销量却有点哑火”的情况呢?分析师们普遍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上个月上海工厂的生产重心可能更多地偏向于出口了,毕竟要满足海外订单的需求,所以供应国内市场的车相对就少了点。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们越来越强了!比如小米新推出的SU7,一上市就吸引了超多目光,产品力相当能打,肯定从各个品牌那里都分流走不少潜在客户。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特斯拉面临的挑战自然也不小。
所以你看,上海超级工厂这个500万电池包的里程碑,绝对是实力的证明,但背后的市场格局也是风云变幻。特斯拉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既是开创者,也时刻面临着追赶者的挑战。接下来的戏码,肯定会越来越精彩。咱们就一边吃瓜,一边继续关注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