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数码乐子人、硬件发烧友、还有蹲在机房搞运维的秃头大佬们(没有冒犯的意思,纯粹表达敬意),注意了注意了!就在上周,科技圈年度庙会——SuperComputing 2025(简称SC25),在美国亚特兰大那叫一个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此处省略五百字形容热闹场面)。咱老牌硬核玩家微星(MSI),揣着它那一肚子“核弹”级别的新玩意儿,在205号展台支棱起来了!那场面,啧啧,知道的以为是搞服务器,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原地发射火箭呢!
这次微星可不是来打酱油的,人家是带着“王炸全家桶”来的!核心目标就一个:给那些嗷嗷待哺、算力饥渴得像三天没吃饭的数据中心,整上一桌满汉全席!从最底层的ORv3规格机架,到塞得满满当当的多节点服务器,再到专门为AI炼丹师准备的“显卡怪兽”平台,全给安排得明明白白!而且啊,人家这次抱的大腿贼粗——NVIDIA的MGX和桌面版DGX架构直接给焊死在产品线里了。啥意思?就是说,甭管你是要搞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训练,还是蹲在办公室小角落里捣鼓AI模型推理,微星都给你备好了“趁手的兵器”,主打一个模块化、能伸缩、贼省电、还皮实!这配置,简直就是给下一代数据中心量身定做的“速效救心丸”,让老板们部署起来快如闪电,扩容就跟搭积木似的轻松。
第一趴:数据中心搭积木大师——DC-MHS架构是咋回事?
咱先别急着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服务器,得把地基打牢了不是?微星这次搞事情的根基,叫做DC-MHS(数据中心模块化硬件系统)。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其实原理就跟咱玩乐高差不多!它把数据中心里那些核心部件——什么主机处理器模块啊、核心计算服务器啊、开放计算标准服务器啊、还有专门伺候AI的AI计算服务器啊——全给标准化、模块化了!想象一下,以前装台服务器像拼不同品牌的乐高,零件不通用,螺丝都对不上,烦死个人。现在好了,微星搞了个“行业通用接口”,硬件组件、管理芯片(BMC)架构、甚至外形尺寸,都给你定好规矩了!结果就是:运维小哥的头发保住了!部署起来那叫一个丝滑,复杂度直线下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通宵调服务器了!
而且啊,这架构还特别“怕热”,专门支持EVAC CPU散热器。啥是EVAC?简单说就是给CPU“退烧”的高级手段。数据中心那地方,机器一跑起来跟蒸桑拿似的,温度一高机器就蔫吧。有了这玩意儿,散热效率蹭蹭涨,让数据中心能在AI计算、大数据分析和各种烧脑任务的海量需求面前,依然保持“冷静”,不会动不动就“中暑罢工”。微星这套“模块化大法”,说白了就是让数据中心运营商能像搭积木一样,更快地拼出下一代的基础设施,早点赚钱(或者省钱),赢在起跑线上!
第二趴:ORv3机架——数据中心里的“变形金刚”
地基打好了,咱来看看微星这次亮出的第一个“大件”——ORv3 21英寸 44OU机架!这可不是普通的铁架子,人家是经过“ISO数据中心认证”(我瞎编的,意思就是完全符合规范且验证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把供电、散热、网络这些让人头大的系统,全给集成到一块了。目标?就是让那些超级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想象一下谷歌、亚马逊那种级别的机房)搞工程设计和部署的时候,能省老鼻子劲了,速度直接起飞!
这机架里面塞了啥宝贝呢?整整十六台 CD281-S4051-X2 型号的 2OU DC-MHS 服务器!2OU是啥概念?大概就是机架里两个标准单元的高度。这台服务器本身也是个“双胞胎”——一个2OU机箱里塞了两个独立计算节点!每个节点都装备了单颗AMD最新的EPYC 9005系列处理器(就是代号“ Turin ”那个狠角色)。内存插槽?12条DDR5!固态硬盘位?12个E3.S规格的PCIe 5.0 x4 NVMe盘位!这配置,放单节点里也是相当能打了。
更绝的是整个机架的布局:用了集中式的48V电源柜,供电稳如老狗;所有I/O接口(就是插网线、插线的口子)都朝前!这设计太人性化了,运维大哥不用再撅着屁股、扭成麻花去机架后面找接口了,省时省力还护腰。而且这样设计,机箱内部空间就能最大程度留给CPU、内存和硬盘这些“干货”,同时还能保证散热风道畅通无阻,风吹得那叫一个透亮!维护起来?跟打开冰箱门拿可乐一样简单(夸张了,但意思到位了)!
第三趴:核心算力担当——DC-MHS Core Compute 服务器,密度高到离谱!
光有机架还不够,里面得塞满干活儿的“大脑”啊!微星的Core Compute(核心计算)平台,玩的就是一个“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空间里,塞进尽可能多的计算单元!怎么塞?搞多节点呗!把好几个计算节点,硬生生挤进一个高密度的机箱里。
这些节点用的“心脏”可猛了:要么是AMD EPYC 9005系列(最高功耗能干到500瓦,跟个小电炉似的),要么是英特尔最新的至强6(Xeon 6)系列(也有500瓦和350瓦两种“火候”可选)。目前主要提供两种“打包”方式:
2U高度塞4个节点 (2U4N): 这密度,简直了!
AMD 单路版 (CD270-S4051-X4): 每个节点:1颗EPYC 9005 CPU + 12条DDR5内存插槽 + 3个PCIe 5.0 x4 U.2 NVMe硬盘位。四个节点挤在2U里,想想都刺激!
英特尔单路版 (CD270-S3061-X4): 每个节点:1颗Xeon 6 CPU + 16条DDR5内存插槽(英特尔平台内存通道多,插槽也多) + 3个PCIe 5.0 x4 U.2 NVMe硬盘位。同样是2U塞4个猛男。
2U高度塞2个节点 (2U2N): 比上面宽松点,每个节点能分到更多资源。
AMD 单路版 (CD270-S4051-X2): 每个节点:1颗EPYC 9005 CPU + 12条DDR5内存插槽 + 6个PCIe 5.0 x4 U.2 NVMe硬盘位。硬盘位翻倍了,适合需要大量快速存储的场景。
英特尔单路版 (CD270-S3071-X2): 每个节点:1颗Xeon 6 CPU + 12条DDR5内存插槽 + 6个PCIe 5.0 x4 U.2 NVMe硬盘位。同上,硬盘管够。
这些平台别看挤得慌,散热可一点不含糊(微星强调的),而且扩展性杠杠的,特别适合现在那些对算力和存储都如狼似虎的数据中心。
第四趴:企业级扛把子——DC-MHS Enterprise 服务器,云服务的定海神针!
上面那些是多节点,适合“人多力量大”的活。还有些应用,需要单个“大力士”来扛。微星的DC-MHS Enterprise(企业级)服务器平台就是干这个的!它们同样基于那个万能的DC-MHS架构,特点是:
内存海量! 能插好多好多条内存。
I/O接口多到爆! 想接啥外设都行,扩展卡随便插。
CPU不挑食! 高功耗的“电老虎”CPU也能妥妥驾驭。
专治各种不服:什么云计算、虚拟机海、大型存储库,这些重活累活,找它就对了!
同样分AMD和英特尔两大阵营,还分单路(一个CPU)和双路(两个CPU),以及1U(薄)和2U(标准厚度)不同身材:
AMD EPYC 9005 单路系列:
CX271-S4056 (2U): 能插24条DDR5内存!硬盘配置超灵活:要么搞8个,要么堆到24个PCIe 5.0 U.2 NVMe盘!这存储速度,飞起!
CX171-S4056 (1U): 1U的瘦子,但也能塞下24条DDR5内存和12个PCIe 5.0 U.2 NVMe盘!瘦归瘦,筋骨肉!
英特尔至强6 双路系列 (注意,这是双CPU!):
CX270-S5062 (2U): 双路CPU!能插32条DDR5内存!硬盘选项同上:8个或24个PCIe 5.0 U.2 NVMe盘位。双核动力,内存怪兽!
CX170-S5062 (1U): 1U机身塞双路CPU!32条DDR5内存插槽!外加12个PCIe 5.0 U.2 NVMe盘位!这1U的密度和性能,堪称“小钢炮”!
这些企业级服务器,就是给数据中心里那些要求贼高、任务贼重的应用准备的,灵活性和性能都拉满了。
第五趴:重头戏来了!AI算力怪兽登场,NVIDIA加持,显卡多到能煎蛋!
前面那些算开胃菜,现在主菜来了!微星这次最吸睛的,绝对是它家新一代的AI解决方案!这次可是抱紧了NVIDIA的金大腿,基于MGX参考架构和桌面版DGX的概念,整出来一系列AI服务器和AI工作站。目标?通吃所有AI场景!从需要成千上万张显卡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训练,到放在工厂、医院边缘的实时推理,甚至是你工位上的AI模型开发,全覆盖!用的显卡也都是NVIDIA的最新旗舰:
Hopper架构的GPU(比如H100的后续型号?)
RTX PRO 6000 Blackwell 服务器版(专业卡,干活儿更稳)
Blackwell Ultra GPU(这名字听着就霸气!)
AI服务器 (专门为HPC和AI而生):
CG481-S6053 (4U大机箱): 双路AMD EPYC 9005 CPU!8个PCIe 5.0 x16 Full-Height Full-Length (FHFL) 双宽GPU插槽!能插那种功耗巨高(据说支持到600W!)的顶级显卡!内存?24条DDR5!本地存储?8个2.5英寸U.2 NVMe盘位!网络?更夸张,直接上了8个400G以太网口,用的还是NVIDIA ConnectX-8 SuperNIC!这配置,摆明了就是给训练超大规模语言模型(LLM)、搞深度学习、或者跑NVIDIA Omniverse(那个虚拟宇宙平台)这种“算力黑洞”准备的!这机器一开动,电表倒转不是梦!
CG480-S5063 (4U大机箱): 双路英特尔至强6 CPU!同样8个PCIe 5.0 x16 FHFL 双宽GPU插槽(也支持600W怪兽卡)!内存更大,32条DDR5!存储更狠,直接上了20个PCIe 5.0 E1.S NVMe盘位!E1.S是更小尺寸的硬盘规格,密度更高!这机器,也是奔着顶级AI训练去的。
CG290-S3063 (2U机箱): 这位相对“亲民”点(只是相对!)。单路英特尔至强6 CPU,16条DDR5内存,重点是4个FHFL双宽GPU插槽(同样支持最高600W的卡)。这配置,非常适合放在边缘(比如工厂质检、医院影像分析现场)做AI推理,或者给预算没那么吓人的团队搞小规模模型训练和部署。身材更小巧,能力也不俗。
AI工作站 (把数据中心塞进桌底下):
炼丹师、算法大神们注意了!你们要的“桌面超算”来了!微星搞了个AI Station CT60-S8060。这玩意儿看着像个高端工作站主机箱,里面装的可是NVIDIA DGX Station级别的灵魂!核心是NVIDIA GB300 Grace Blackwell Ultra 桌面超级芯片(名字长到念不完)!这芯片把超强的CPU和GPU整合在一起了,效率贼高。内存?最高能怼到784GB的统一内存(HBM那种超快内存)!这意味着啥?意味着你坐在自己工位上,就能开发、训练、部署那些以前只能在机房超级计算机上跑的大规模AI模型!省去了来回跑机房、等排队的麻烦,效率直接拉满!真正的“把数据中心揣兜里”(虽然这兜有点大)!
最后,听听老板咋说:
微星企业平台解决方案的总经理,Danny Hsu(许先生)在展台上放话了:“咱微星跟行业扛把子AMD、英特尔还有NVIDIA那关系,铁瓷!合作老紧密了!咱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持续在整个数据中心生态圈里搞创新,整新活!微星的使命呢,就是给咱客户提供那种能伸缩自如、电费省得让人感动(高能效)、性能猛如虎、还贼靠谱的基础设施。有了这套家伙事儿,客户们就能在AI开发和下一代计算的赛道上,油门踩到底,一路狂飙了!要的就是大规模下的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一个都不能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