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80|回复: 2

[业界] 英国夫妇在花园棚里塞了500台电脑,结果每月取暖费从375英镑暴降至40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要是冬天去过英国就知道,那地方一降温,那个湿冷的劲儿,真是骨头缝里都冒凉气。所以当76岁的特伦斯·布里奇斯和他75岁的老伴莱斯利说起他们家现在的冬天,那感觉简直像中了彩票——不对,比中彩票还实在,因为他们家现在的取暖费,直接从每个月375英镑跳水到了最低只要40英镑。秘诀是啥?您绝对猜不到:他们家在花园的小棚屋里,请进来一位特殊的“房客”——一个藏着500多台电脑的小型数据中心,这家伙散发的热量,现在正暖烘烘地烧着他家的洗澡水和暖气片呢。

一、 花园棚屋里的“发热神器”,怎么就把账单打下来了?
这事儿得从头唠起。布里奇斯老两口住在埃塞克斯郡布雷恩特里附近的一个两居室平房里。莱斯利阿姨患有脊柱管狭窄症,天儿一冷,疼痛就特别折磨人。所以特伦斯叔叔说了,把房子弄得暖暖和和的,是硬需求,是头等大事。以前用的老式燃气锅炉,烧钱那叫一个狠,每个月几百英镑的花销,看着账单都肉疼。

转机来自一个叫“SHIELD”的创新项目。这个项目由英国电力网络公司牵头,目的就是琢磨点新法子,帮收入不高的家庭也能用上清洁能源,向“净零排放”过渡。老两口被选中,成了全英国第一个试点家庭。

然后,一家叫Thermify的公司带着他们的“HeatHub”设备登场了。这“HeatHub”是啥?说白了,就是个紧凑型的数据中心,里面密密麻麻排着超过500台计算机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不是放着玩儿的,它们正儿八经地在处理各种数字任务,比如运行应用程序、分析大数据包(虽然干不了人工智能那种需要超级算力的重活)。关键是,只要电脑一运行,它就必然会产生大量热量,就跟咱们用笔记本电脑时间长了烫手一个道理。

Thermify的妙招就在这儿:他们用特殊的冷却油把这些服务器产生的热量捕捉起来,然后通过热交换系统,把这些“废热”转化成温暖的热水,接入到布里奇斯家原本的供暖和生活热水系统里。等于说,花园棚屋里那个嗡嗡作响的“大脑”,瞬间变成了一个高效的“中央锅炉”。

“这玩意儿真是绝了!”特伦斯叔叔的评价相当直接,“能被选来试验这个,我高兴得都快找不着北了。你挑不出这供暖系统半点毛病,比我们过去用的那个强了百分之百!”莱斯利阿姨的补充更生活化:“现在家里暖和得哟,从外面回来都不用再去蒸桑拿了!”

二、 配套齐全才是真省钱,绿色环保更是锦上添花
光有“HeatHub”还不够,SHIELD项目想得挺周到。给老两口家一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电池。这样一来,自家能发电,用不完的电存起来,HeatHub运行的部分电力可以自给自足,进一步省了电费。特伦斯叔叔,这位退休的英国皇家空军军士长乐呵呵地说,现在即使把暖气开得“相当高,让家里保持舒舒服服的温暖”,每月能源账单也稳定在40到60英镑之间了。

除了钱袋子受益,老先生对环保这事儿也门儿清:“我觉得这特别棒,因为它对环境友好啊!我们不燃烧任何气体,所以它是绿色的——是环保的。”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这种模式相当于把原本白白浪费到空气中的热量给利用了起来,一丁点儿化石燃料都没消耗。

三、 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啥?未来能推广吗?
Thermify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托伊内出来揭秘了。他说,像布里奇斯家这样的HeatHub,未来会成为一个个分散的节点,共同组成一个“远程分布式”的大型数据中心,为需要计算能力的客户处理数据。客户将来是要向Thermify支付数据处理费用的。托伊内点明了核心:“想同时实现‘清洁’和‘负担得起’这两个目标是个难题。”而他们的方案,等于是让“别人”(即使用数据服务的客户)为产生热量的电费买了单,所以才能给家庭提供“近乎免费乃至完全免费的清洁绿色热能”。

老两口所租住房子的房东——社会住房提供商“东光社区之家”也是SHIELD项目的参与方。他们的资产管理负责人丹尼尔·格林伍德表示,看到目前这个试点的出色效果后,他们希望下一阶段能在50个家庭推广安装HeatHub。“虽然这是全国首例,但我们正寻求更广泛地铺开。”

英国电力网络公司的创新项目经理杰克·麦凯拉则强调了公平性:“在英国迈向更绿色未来的过程中,我们不希望任何人错过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四、 数据中心的“废热”利用,在全球都成了香饽饽
说到数据中心,这玩意儿可是现代世界的隐形引擎,估计消耗了英国全国约2.5%的电力。而且随着数字化进程,到2030年,它们的电力需求可能会翻两番(增长四倍)。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数据中心高达30%的耗电是用在……给自己降温上的!这不纯纯的浪费吗?所以,想办法捕捉利用这些“废热”,成了全球都在探索的方向。

Thermify并非独行者。比如在德文郡,就有一个游泳馆靠一台洗衣机大小的“数字锅炉”来加热池水。搞那个项目的公司,还参与提议在剑桥郡南部建设一个结合了太阳能数据中心和区域供热网络的“墨尔本能源超级环路”项目。米尔顿凯恩斯大学医院也曾希望成为该市首个受益于一项价值9500万英镑计划的机构,该计划打算共享一个新数据中心的余热。

五、 脑洞大开:不用化学药剂,用锦鲤和丁鲷来降温的数据中心?
更有意思的案例在彼得伯勒附近,一个紧邻A1公路的旧皇家空军基地里。66岁的迈克·理查德森是他自己公司DSM的创始人和老板。他在那儿建了个数据中心,但想法特别“亲近自然”。

这个数据中心用一个200千瓦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提供部分电力,更神的是,它用一个500立方米的人工湖来降温。湖里的水是从一个旧飞机库屋顶收集来的,还从两口井里抽水补充。湖里沉放着四个热交换器,水深1.7米。您猜怎么着?这湖里还养着几十条锦鲤和丁鲷鱼!这些鱼可不是为了观赏,人家有正经工作。“我们需要保持管道清洁,它们就吃藻类,”理查德森解释道。

这个数据中心容量400千瓦,用理查德森的话说算是个“精品店”规模。暖和的水从数据机柜泵到湖中的热交换器冷却,然后冷却后的水再送回数据中心,形成一个封闭循环。传统的冷却系统通常依赖压缩可能有毒的化学冷却剂。“远离化学品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理查德森说,而且因为不需要压缩,他这套设备用于冷却的耗电量大为减少。

效果如何?“是的,管用——绝对管用!”但他也坦言,依赖自然确实带来“挑战”,因为“自然这东西,默认就不是稳定的……需要花点心思管理,但都是可以做到的。”他表示,这套系统虽然规模小,但只要有更大的水体,就能按比例放大。“水是最好的热传导介质之一,”他补充道。

六、 更大的脑洞:直接把数据中心沉到海里!
微软就玩过更狠的:在2018年至2020年间,他们的“纳蒂克项目”将超过850台服务器装在一个巨型金属管里,沉入了奥克尼海岸附近的海底。还有报道说,一些中国公司也计划将数据中心沉入海洋。

所以您看,从英国埃塞克斯郡花园小棚子里的取暖革命,到养着锦鲤的人工湖冷却,再到沉入海底的服务器集群,这世界为了解决数字时代的“发热”难题,真是啥奇思妙想都冒出来了。布里奇斯老两口的温暖冬天,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没准儿哪天,咱们谁家楼下那个不起眼的小房子,就在默默地为整个小区供暖的同时,还顺带处理着来自世界另一端的数据呢。这未来,想想还真有点意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爽了,那夏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我就想过用比特币矿机来当取暖用,可惜没有机会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25 02:52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