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业界] AI硬件狂飙:HBM9性能2040年飙60倍,钽电容涨价潮引爆供应链暗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哎哟喂,家人们!最近科技圈这瓜是一个接一个,吃得我CPU都快干烧了!前两天刚听说HBM4还没大规模量产呢(对,就是现在AI芯片顶配用的那个超快内存),结果转头韩国那边就有大佬直接跳出来聊 HBM9​ 了!没错,是 HBM9!这步子迈得,感觉咱刚学会骑自行车,人家已经在规划星际飞船了!

这位放狠话的大佬是谁呢?韩国纳米制造中心(NNFC)的首席研究员,杨俊模(Yang Jun-mo)教授。人家可不是随便吹水,是有理有据地预测:大概在2040年左右,HBM9就要闪亮登场了!而且性能直接飙到HBM4的60倍以上!​ 60倍啊朋友们!啥概念?相当于你现在开小电驴,15年后直接换装了曲率引擎!这性能提升,光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具体咋实现的?杨教授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堆叠层数要干到32层以上!现在HBM3也就堆个12层左右吧?这直接翻倍再翻倍!层数多了,带宽自然就上去了,预计能达到恐怖的 128 TB/s(太字节每秒)!128 TB/s啊!这速度,感觉整个银河系的数据都能给你瞬间搬完!数据传输率(Data Rate)也要冲到 36 Gbps,输入输出通道(I/O Channels)更是要暴涨到 32,768​ 个!跟还没量产的HBM4比,这两项分别是它的 4倍和16倍!内存容量也得跟上,HBM4现在规划是24GB,HBM9直接干到 96GB!这配置,别说训练大模型了,感觉都能直接模拟一个小宇宙了!

但是!重点来了!堆这么高,真不会塌吗?
杨教授一拍大腿:问得好!这就是最大的坎儿!现在用的微凸块(micro-bump)技术,堆到16层基本就到物理极限了。再往上堆,HBM和GPU摞一块儿,那高度都能赶上小塔楼了!现在的AI芯片产品,对高度要求可严了,塞不进设备里咋整?所以,从HBM7(预计2034年)开始,就得玩点更高级的了!

啥高级货?微凸块拜拜,直接上“铜-铜混合键合”(Hybrid Copper Bonding, HCB)!​ 简单说,就是不用中间商(微凸块)赚差价了,让上下两层的铜直接“贴贴”、无缝连接!这样不仅能省高度,还能堆更多层(超过30层!)。杨教授强调,搞HBM发展到现在,后端的键合封装技术(怎么把层粘牢、连好)跟前端的芯片制造工艺一样重要了!​ 这绝对是未来决胜的关键战场!

还有个大麻烦:热!太热了!
HBM和GPU这对“性能怪兽CP”,干起活来那发热量可不是盖的。HBM4时代,主要靠“直接芯片液冷”(D2C Liquid Cooling)来压火。等到了HBM5,预计要升级成更猛的“浸没式冷却”(Immersion Cooling),直接把芯片泡“冷却液”里。再往后到HBM7,杨教授预测更牛,可能要用上“嵌入式冷却”(Embedded Cooling),把散热结构直接做到芯片里面去!这散热技术,也是一路狂飙啊!

你以为这就完了?杨教授还抛出一个新概念:HBF!
啥是HBF?高带宽NAND闪存(High-Bandwidth Flash)!​ 为啥需要它?杨教授说,因为AI进化太快了!现在是大模型(Generative AI),未来要搞“智能体AI”(Agentic AI),那数据量,光靠DRAM(HBM属于DRAM)可能真扛不住!HBF虽然速度比不上HBM这种闪电侠,但人家容量大得离谱啊!可以当个超级大仓库,给HBM打辅助,存海量数据。未来系统里,HBM+HBF可能才是王道组合!

但是!HBF也有硬伤!
闪存(NAND Flash)有个致命弱点:读写次数有限(Endurance)!不像DRAM可以无限次擦写,现在的TLC闪存,一个单元大概也就擦写个1000到3000次。这要是当主力仓库频繁读写,没几天可能就“累趴”了。杨教授敲黑板:这个问题不解决,HBF想跟HBM愉快玩耍,难!

唠完未来内存,咱再唠唠当下供应链的“火”与“热”!
AI服务器需求爆炸,不光内存(HBM)抢破头,另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钽电容(Tantalum Capacitor)——也彻底火了,价格直接坐上了火箭!

最新消息,继美国几家供应商涨价之后,日本巨头松下(Panasonic)也扛不住了!​ 据《工商时报》(Commercial Times)爆料,松下已经通知分销商和直接客户:部分钽电容型号,价格上调15%到30%!​ 这可是松下在2025年的第一涨!(上次涨价还是2024年12月呢)。具体涉及30到40种钽聚合物电容规格,新价格2026年2月1日正式生效!为啥涨?松下的理由很实在:材料成本、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样样都在涨,不涨活不下去了!

钽电容为啥这么抢手?

上游材料紧:​ 钽这玩意儿,供应链被少数几家巨头把持(寡头垄断),而且生产周期巨长(Long Lead Time)。源头一紧,下游自然慌。

AI服务器需求爆了:​ 这才是最猛的推手!以前钽电容这种高价值、高性能的玩意儿,主要用在军工、航天这些高大上领域。但这些年,消费电子带头大哥苹果带了一波节奏,把它用进了手机等产品。现在更猛!AI定制芯片(ASIC)服务器成了新宠,里面大量采用钽电容!《工商时报》点名了:连NVIDIA的GB300这种顶级AI平台,还有各种ASIC服务器,都被业内发现大量用了钽电容!​ 关键是,这块市场,日韩那些老牌被动元件巨头(村田、三星电机这些)居然还没怎么进场!现在设计上,要么只用钽电容,要么钽电容搭配高端MLCC(陶瓷电容),用量都贼大!需求这么旺,供应又跟不上,你说价格能不飞吗?

这波涨价,谁最爽?
那必须是中国台湾的国巨(Yageo)​ 啊!国巨旗下的 KEMET(全球钽电容老大,市场份额超40%),加上AVX、Vishay(都是美国公司),这三巨头占了全球钽电容市场60%-70%的份额!松下份额大概10%,跟Vishay差不多。国巨自己,钽电容贡献了公司总营收的23%左右,是仅次于磁性元件的第二大产品线!

国巨早就闻到钱味儿了!《经济日报》(Economic Daily News)报道,国巨今年(2025年)6月就涨了一波价,然后在10月底,又针对大型、高压的聚合物钽电容(KO-CAP)再涨了20%-30%!​ 现在松下跟着涨,更说明市场有多“热”!连松下这种受日元贬值(理论上利好出口)影响本该有成本优势的公司都顶不住要涨价,可见市场紧俏到了什么程度!小玩家们也跟着有样学样,有了提价的底气。

业内普遍感觉:2026年,钽电容很可能迎来一波更广泛的、全行业的大涨价!​ 这AI热潮背后,硬件供应链的暗流涌动,真是一点都不比技术革新来得平静啊!

唠嗑总结:
所以啊,家人们,AI这玩意儿,真不只是软件算法牛就完事了。背后这些硬件,从HBM这种顶级内存的未来演进路线图(15年后性能翻60倍!),到钽电容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元件因为供需失衡价格暴涨,都在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的走向和成本。韩国研究员杨教授给我们画了个2040年的超级大饼(HBM9),但也指出了堆叠技术、散热、以及可能需要新型存储(HBF)等重重挑战。而当下,钽电容市场的火爆,则生动演绎了AI基础设施扩张带来的供应链连锁反应——一个字,“卷”!卷技术,也卷产能,更卷成本!

这瓜吃得够饱吧?从未来展望到当下行情,从技术瓶颈到供应链博弈,信息量管够!咱就坐看这硬件江湖,未来十几年如何风起云涌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28 19:47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