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96|回复: 8

[综合] IDMIX 大麦创新PD快充数据线试用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8 2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苹果手机在安卓阵营的夹击下终于支持18W的PD快充协议了,但标配仍为万年祖传的UAB-A to Lightning数据线和五福一安5W充电头,想要享受18W快充仍需要再被收割一遍韭菜。抛开PD充电头不说,仅一条原厂普通USB-C to Lightning数据线就要149元RMB,实在是有点肉疼。不过在苹果的高价政策之下也给了众多第三方厂商提供了生存空间,大树底下好乘凉吗。IDMIX是深圳市大麦创新产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属于苹果第三方配件授权制造商,是一家专注于居家美学、智能手机3C及汽车周边配件设计与研发的创新型科技公司。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IDMIX(大麦创新)USB-C/Type-C to Lightning(简称C2LPD快充数据线的试用评测。

规整的黄色回收纸盒包装,官方旗舰店发货,封箱胶带上印有IDMIX的logo。




箱内才是产品的正式包装。



还附有发货清单,比较正规。



俺选的是骚红色,产品包装盒上也印着同样颜色的图案。
线材图案下方是PD快充线的英文PD POWER LINE USB-C TO LIGHTNING CABLE,后面是产品型号“L09Ci”,下面是苹果的MFI授权标志。



包装盒有挂孔方便实体店上架陈列。
盒子侧面还有一个18个月的质保标志,彰显了IDMIX对品质的自信。



比较特别的设计是纸盒采用了书籍封面设计,不必拆开包装,翻开前盖即可透过圆形透明窗即可观看到产品的样貌。



盒盖内侧balabala的印着产品的技术特点,显得十分的高大上。



透过透明窗口观察到线材规整的盘绕在吹塑纸托内,自带魔术捆扎带,Type-C和Lightning端子牢牢地嵌在卡位内。



盒子顶部和底部有圆形透明胶带封口签。




产品中文标签兼合格证。



取出吹塑纸托。



不由得惊叹,骚红的Type-C和Lightning端子真是漂亮啊!



取出线材,Lightning端子一面印有银色的IDMIX 品牌Logo。



另一面没有。




贴心的魔术捆扎带,便于收纳。




线材全长接近103cm。



线身外直径约3.8mm。



线材重量约27.8克。



USB-C/Type-C to Lightning(C94)与USB-A to Lightning(C48)端子对比。
C94端子“银”手指,是改进的成本高昂的稀有金属铑钌合金镀层,比黄金镀层更为优越。
苹果的Lightning端子(俗称铁头)不同于安卓机上的Micro或Type-C端子,内有苹果专用控制芯片,具备完善的协议通讯和过压、过流保护、温度保护、防静电等功能。



红与黑的配色真的是经典庄重又妖艳火热。



配深灰色的iPhone XS Max毫无违和。




搭配白色的苹果背夹电池Smart Battery Case更是漂亮的没话说!



Type-C端子内部触点特写。用不到的金手指被省略掉了。



凯夫拉纤维编织线身,耐15000+次抗弯折实验,结实耐用,寿命长久。



祭出神器POWER-Z MF001 测试仪验明线材正身。



测试结果显示,IDMIX快充线的Lightning铁头“Chip ID”、“ASN”、“MSN”、“VID”、"ID-SN"、线材镭雕码等各种信息十分详细丰富,具备完整的过压、过流、温度、静电保护,生产厂商为FOXCONN(富士康);生产日期为2019年5月16日,型号为C94(专供MFi官方授权企业),评分为满分100分;ASIC和PMU均为原装。
上述这些信息的具体含义请见ChargeLAB POWER-Z MF001使用教程




C94铁头拆解。苹果的Lightning铁头内部芯片是专门独家定制、高度集成的。
苹果的Lightning端子虽说在技术规格上并不比后辈Type-C更优秀,并且有过度保护垄断利益之嫌,但其设计确实也不得不令人叹服。




再看看山寨方案的Lightning铁头,不言自明。


对于Lightning头来说,无论是给苹果原装线材厂供货还是给第三方MFi线材厂供货,Lightning头厂商都会在出货之前把所有的代码烧录到对应的产品里面。
需要指出的是,非原厂铁头不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常会被系统识别为不兼容配件而不能使用,如果设备一旦因使用非MFI认证配件而遭受损失是不会获得苹果的官方保修和理赔的。此前曾有国内厂商研制出了破解线材,但在新版本IOS之后这条路也被彻底封堵了,第三方厂商想要生产USB-C to Lightning线只能乖乖地掏银子购买苹果原厂MFI认证的原装C94铁头,不过带来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品质更有保证,并且线材的选择性更丰富了,价格也比原厂线便宜了许多。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下面用实测数据说话,开测:




测试使用45W的ALLMAYBE PD45充电头,该充电头内置简单的电压、电流表,不过拍照后的屏幕亮度有点低,所以还是使用了ChargeLAB POWER-Z KM001C测试仪,充电功率读取更直观。
上图显示的是iPhone XS Max+苹果背夹电池Smart Battery Case的充电情况。
充电电压为15.36V、电流2.21A,功率达到了34W。



亮屏电压为15.38V、电流2.35A,功率36.24W,瞬时功率还曾达到过38W以上,可惜没有抓拍到。



单独充iPhone XS Max,电压为9.26V、电流1.98A,功率妥妥滴18.41W。




亮屏电压为9.25V、电流2.48A,功率22.95W。
这是目前我测到的iPhone XS Max最强悍的充电功率了,足见IDMIX快充线之优秀!



总结:IDMIX 大麦创新PD快充数据线使用了锌合金+凯夫拉编制线身,线身与线头连接处还进行了加固处理,网尾部分加长加厚设计,注塑饱满牢固,抗弯折能力优秀,结实抗拉耐用,寿命有保证,做工精美,极具大厂风范。苹果官方MFI认证的富士康原装正品C94 Lightning端子,兼容性毋庸赘言,使用安心,承载功率与耐用度比苹果原厂线材有过之而无不及。墙裂建议iPhone X、XR、XS、XS Max、8、8PLUS用户使用PD快充,充电功率将比五福一安祖传慢充要快上约3.5倍,半小时充满50%的电量,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快速回血。尤其是当使用Smart Battery Case背夹电池时电压将会飙升至15V档位,比五福一安约有将近8倍的功率提升,十分暴力,诚意推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9-7-29 06: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叹服什么 Lightning头就是为了赚所有卖线的钱 不让别人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6: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wc5095928 发表于 2019-7-29 06:06
叹服什么 Lightning头就是为了赚所有卖线的钱 不让别人造

没有苹果在那里撑着哪有某为某米们的生存空间?人家用科技缔造了一个产业。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9 1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67919759 发表于 2019-7-29 16:22
没有苹果在那里撑着哪有某为某米们的生存空间?人家用科技缔造了一个产业。 ...

苹果之前就没有触屏手机? 多普达 HTC Windowsmobile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wc5095928 发表于 2019-7-29 18:04
苹果之前就没有触屏手机? 多普达 HTC Windowsmobile了解一下

不值一提的Windows Mobile不过是想当然的移植一下PC的系统而已,此路不通死翘翘是必然的。iOS才是真正的创新,Android初创者不是从苹果跳槽来的?数数哪家安卓手机没有模仿过早期的iPhone?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30 16: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67919759 发表于 2019-7-30 15:00
不值一提的Windows Mobile不过是想当然的移植一下PC的系统而已,此路不通死翘翘是必然的。iOS才是真正的 ...

Windows Mobile 打开的大屏触屏的先河 苹果一直在抄袭 抄袭Windowsmobil 抄袭安卓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30 17: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隔壁邻居老王 于 2019-7-30 18:17 编辑
wc5095928 发表于 2019-7-30 16:16
Windows Mobile 打开的大屏触屏的先河 苹果一直在抄袭 抄袭Windowsmobil 抄袭安卓 ...

不要认为搭载WM最开始触屏就是他打开先河的好吧,(事实上最早的触屏手机而且是智能手机是IBM Simon,95年停产,带图形操作界面的第一款触屏智能机是爱立信R380,塞班系统,第一款电容屏手机还是07年上市的LG Prada,和iPhone第一代同一年,早上市了4个月)
真正打开触屏操作的先河是奔迈的webOS好吧,早在15年前就有电容屏和全手势操作这个概念了(但那个时候奔迈还没有做手机),比IOS和安卓都要早。早期的安卓iOS可以说都是抄这个的,甚至界面、菜单滑动、回弹一些的反馈都一摸一样。这都是有据可查的。WM那时候还只能通过触控笔去点按钮拖动进度条才能看到菜单落后好多,也跟手势操作毛关系也没有甚至大部分还是电阻屏的,有些机子还需要类似索尼爱立信X1上面搭载一个光学触摸板(轨迹球)才可以实现一些快速翻页的操控。而奔迈的手机可能国内用的人不多,它更有名的可能是wm PDA或者当时号称最早手机上能使用的无线充电技术(点金石)
后期是安卓iOS互相借鉴,以至于为什么现在的原生的安卓8、9这么像7.0以前的IOS,IOS12像安卓4.4.2就是个原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30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壁邻居老王 发表于 2019-7-30 17:39
不要认为搭载WM最开始触屏就是他打开先河的好吧,(事实上最早的触屏手机而且是智能手机是IBM Simon,95 ...

好吧你总结的不错 palm的webos确实最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6 03:44 , Processed in 0.2964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