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随着扫地机器人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走进了老百姓的家庭,一方面带来科技体验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确实为居家生活提供了便利。今天我们聊的就是扫地机器人,相信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这种产品持有抵触情绪,疑问它能代替人工清扫吗?扫的会干净吗?费电吗?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扫地机器人还是比较智能好用的。想想每天辛苦工作一整天到家后还要清洁整理家务卫生,真的很影响心情。有了扫地机器人,在你看电视、读书或者下楼散步的时候,它就能完成清扫的工作,还是很省心的。
近日,浦桑尼克推出了旗舰升级版M7 Max。这款扫地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聪明智能,产品搭载了无人导航、LDS激光雷达、SLAM算法等多项黑科技,逐一解决了目前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提出的诸多痛点问题,让用户能够感受到了更智能的家居新体验。此外,它还是一款扫拖一体化的机器人,扫地的同时也能完成拖地工作。今天就从一个体验者的角度,客观全面的测评一下这款产品。
M7 Max采用硬纸礼盒方式包装,包装没有特别需要介绍的地方,倒是上面的“智能扫拖,安静无死角”的宣传标识,概括了这款机器人的主要性能。配件部分充电座、一张磨砂半透明的防水垫、电源线、拖地抹布板、快速指南和使用说明手册。
从外观上看,M7 Max通体采用黑灰色设计,相比白色的浅色系来说,显得更低调稳重一些,实际用起来也比较耐脏。机器人的顶部面板经过了抛光工艺处理,在光线反衬下像陶瓷一样有质感,比较亮眼,就算粘上指纹或者印迹后也会显得很明显。总体来说,产品还是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智能家居环境体系中去的。
扫地机器人的背面展示,从性能方面,M7 Max集成了全屋清扫、选房清扫、划区清扫、深度清扫、预约清扫等7种清扫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之所以说T90是一款很聪明的机器人主要体现在它的动作路线上,在LDS激光雷达+SLAM算法+高精地图的三种技术加持下,机器人可以边扫边定位,构建地图后,可以实现沿墙清扫、弓字清扫、绕障、脱困、自动回充等一系列动作。
扫地机器人的顶部有一个圆形突起显得比较有科技感,这个是机器人的激光感应器,里面放置了激光雷达、压力传感器、雷达转速传感器。下方有两个按键:电源开关键和回充键,使用操作比较简单,主要还是通过手机APP来控制的。说到传感器,全身拥有22类传感器,能够精确地识别周围的路况以及机器的运行状态,能够自动调整运行状态,比如说遇到楼梯会自动防坠落、遇到地毯会增大吸力、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绕行等。
M7 Max防坠落动态图演示,主要是靠机器人底部四周的四个防跌落传感器作用,检测到悬空的时候就会合理避开。
为了保证扫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碰撞情况出现,机身前端安装了一个具有伸缩性的保护外壳,在机器人碰撞到前方的墙面或是障碍物时可以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通过动态图可以看到保护壳的伸缩性能,总的来说感觉伸缩距离有短。
机器人上面的顶盖可以打开,看到里面放置一张萌萌的大眼贴纸,用来装饰机器人的外壳。但总觉得如此有质感的机器贴上这样一张卡通贴纸,有很强烈的违和感,不如搭配一张抗灰尘、耐划的保护膜更好一些。
盖板下面有一个透明尘盒,采用嵌入式设计,拆下和安装都很方便。尘盒容积为500ml,基本上一般使用2-3天要进行清理一次,不过也要根据环境的脏乱程度和使用频率来确定。
尘盒的拆卸与安装动态图展示
M7 Max采用的是主流的单边刷结构,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毛刷能够扩大机器人的工作清扫面积,对墙角、桌角等难以清扫的区域能够进行深度清扫。边刷能够智能调速,将周围的灰尘赃物旋转到主毛刷周围,进而吸进尘盒里面,保证边角不遗漏。前端设计有一个万向轮装置,转动灵活性不错,美中不足的是万向轮不能拆卸,清理里面的头发丝和污垢堆积比较困难。
轮胎动态图展示,轮胎表面有很多交错排列的啮齿型颗粒块,扫地机器人在光滑地板上行驶时,可以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另外,只有在轮胎下压的情况下机器人才能正常工作,这也是目前很通用的业界设计了。
值得一提的是M7 Max在越障方面的能力比较出色,通过升级越障算法,机器人能够跨越过2cm高度的直角障碍物,对于一些清扫死角区域能够清扫的更加干净。比如家中的茶几下面,M7 Max可以直接翻越过去,不仅节约清扫时间,扫的也更干净一些。
增加测试难度,更厚一些的体重秤也可以越过,不需要用户去刻意的整理地面上的一些家具、日常生活用品。
底部的主刷拆卸也很容易,缠绕头发后可以用配件里面的刀片切断清理。通过上面的动态图能够看到主刷可以上下微小浮动,遇到地板砖缝隙也能深入清扫,像地毯里面的隐藏杂物也可以清理出来。
关于机器人的充电桩就不过多介绍了,自动回充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功能。需要说一下的M7 Max的充电桩摆放比较随意,不需要固定;不过实际体验中发现每次机器人靠近接触的瞬间,充电桩都向后倾斜或者移动,建议增加一下配重,或者在底部设计一个挤压式吸口。底部的防水垫作用是防止机器人在充电时候,湿润的拖布会对木地板造成损伤。
充电线缆可以收纳到充电桩里面,便于整理。M7 Max内置锂电池能够持续100-150min的连续续航时间,充电需要2个小时左右能充满。扫地机器人有断电续充的功能,在清扫过程中如果发生没电的情况,会记录当前清扫位置,返回充满电后会回到上次清扫的位置继续执行清扫工作。
再来说下机器人的APP使用,下载安装“360智能”软件后,通过长按开机键+回充键3秒绑定WiFi设置。连接成功后,可以看到机器人的控制界面还是比较简单的,里面包括了全屋清扫、制定房间、指哪扫哪几个控制界面,相信即便老年人也可以容易上手使用。
机器人初次工作的时候,会利用LDS激光雷达,首先对居家地形分区域性进行扫描,边建图边定位,明确地形位置和边缘后开始“弓”字型的清扫路线;在遇到一些障碍后会自动圆形路线规避,图中也能看出来。区域测定往复多次后就生成了最终的户型图,跟实际对比来看还是比较准确的。户型面积为90平米,因为家里面有小宝宝,孩子的玩具车、电子琴还有玩具占用了很多空间。
地图构建完成后机器人会智能划分房屋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用户可以重新命名。通过实际的体验来看,家的客厅和卫生间没有区分出来,厨房和客厅连接处多了一小块区域,如果能够支持地图区域边框手动修改就更好了。划分好区域之后,可以选择指定的房间进行清扫,也可以按照设定顺序依次清扫,还能设置成定时清扫模式。
清扫界面主要包括户型图显示、清扫面积、时间等信息,比较直观的能够看到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和位置。除了全屋清扫和房间清扫之外,也可以单独选定机器人的工作区域,拖动线框的位置大小即可。另外针对一些易脏区域可以设置2遍清扫,机器人走“弓”字形路线。也可以在APP上面设定禁止区域(禁扫、禁拖),像家里面一些障碍区域可以避开。
软件下方能够切换机器人的工作档位,采用日本NIDEC无刷电机,有四挡可调节吸力模式,最大2600Pa,静音档800Pa、标准档1200Pa、强力档2000Pa。在高级功能里面还可以设定一些常用功能,比如说房屋划分、地图修改、趣味声音和遥控模式等。这里说一下M7 Max是支持语音播报的,像机器人清扫、充电、尘盒状态这些都有声音提示,比较有趣。机器人也支持360、小爱、天猫精灵等主流智能音箱的语音控制,操控起来更加方便。
APP里面还可以查看机器人的配件寿命、清扫记录、设备工作的消息以及各种功能开关设定等。
前面说了很多功能和参数,相信大家更关心的还是这款机器人的清扫能力到底如何?我们通过实际的测试来看一下。首先说M7 Max的行走路线是沿着“弓”字形前进的,间距比较小,能有效覆盖整个地面。机器人侧面有一处有个凹洞,里面是TOF沿墙传感器,可以探测边缘墙体,进行沿边清扫。对于柜子边缘、墙角这些区域有不错的清扫效果。
一款扫地机器人拥有这么多的功能集中在一起,却没有发生冲突,不得不说确实很神奇,正是因为科技的不断完善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智能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智能产品之一,今天扫地机器人实用吗的话题就到这里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