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88|回复: 29

[手持表] 用万用表的峰值记录功能测量漏保跳闸时的电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坛子里看了个关于用万用表测漏保跳闸时漏电流的帖子,正好我给家里安个漏保,顺便测了下
以漏电流30mA计算,漏电功率6W+,找不到阻值合适6W以上的电阻,用6个大功率电阻串接成10.6K左右(大多数30mA标准的漏保20mA就能跳)



用这个电阻串接在火线和地线之间形成漏电,测量这个漏电流
用电流档直接测,肯定是行不通的,跳闸时间很短,表反应不过来
这时表的PEAK峰值功能就派上用场了
看用户手册,当峰值被更新时的刷新率是155次每秒,断路器的跳闸时间是0.1秒级别,表的峰值替换速度远高于断路器跳闸速度,测这个应该没困难



先把电阻串接在火线与地线之间测一下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

有效值21ma+




峰值30ma+, 符合1.4倍理论值



视频:


接入漏保测量
先用标准电流档直接测,明显不行,最高看见跳到11mA



视频:



用峰值功能测:30mA+,相当准确



视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50 收起 理由
家睦 + 50

查看全部打赏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zhkrid 发表于 2022-7-2 12:11
你要串个可调电阻来模拟电流变化,直接上去就30ma,

我这个不是测漏保跳闸的最小电流, 而是看跳闸那一瞬间的电流能不能测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2:32: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0qwer 发表于 2022-7-2 12:21
在这方面西门子还是值得信赖的。
不过测跳闸电流也可以用其他办法让电流缓慢提高来测量,不一定要峰值功能 ...

这帖子主题不是测漏保的起始跳闸电流,而是测漏保跳闸时那一瞬间的漏电流能不能被准确测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3: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不会修 发表于 2022-7-2 12:25
你应该把电流设定在100mA来测试 哈哈 最好能让电流从小到大快速变化

嗯,你这个建议好,单个电阻大概有10W功率,短时间过载问题不大,用一个电阻测一下:先确定下漏电流,有效值125+ 峰值 176+


接入漏保测得173+, 相当准确了


至于动态漏电流模拟比较麻烦,以后有空了在安全电压环境下试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3: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海 发表于 2022-7-2 13:19
胆子大,有这样玩的,如果闸不跳不会烧表?这表不便宜。

闸不跳也不会烧表,没过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4: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oqqdg 于 2022-7-2 15:21 编辑
我是不会修 发表于 2022-7-2 14:23
奇怪不? 我家市电231V,热敏电阻加色环总共3.3K,峰值能捕捉110mA以上了 哈哈,就算捕捉的市电峰值时的电 ...

只能说那两热敏电阻响应速度太快了,否则没法解释
还有那两热敏像是PTC,怎么是NTC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8:38: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不会修 发表于 2022-7-2 16:53
示波器测量是这样的,串联一个1欧姆电阻接的示波器

漏保响应居然只有15毫秒左右
看这两次测量峰值差了6mv,如果不是市电波动,那就是热敏电阻引起的。
你甩开漏保,示波器测个两秒试试,看开头和结尾能差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1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过客 发表于 2022-7-8 21:37
你就是来秀表的,你用电阻模拟漏电,电流就是那么大,超过了就跳,没有什么峰值 ...

也是个不看贴的,这个测试不是测漏电电流峰值,而是用峰值功能捕捉跳闸那一瞬间的漏电电流,因为该表峰值功能是以牺牲精度换取高速采样和显示刷新的。在只用万用表不用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果不用峰值功能,请你讲讲用其他手段测出这个电流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5 23:07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