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730|回复: 109

[家电] 迷你多功能电子温湿度计增加触摸背光功能 顺便改锂电(CX-07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4 17: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宝买的无牌mini电子温湿度计,7元红包各种抵扣后大概2块多,到手发现显示效果不错,打算放到车里用但是没有背光黑暗中看不太清,于是加装背光模组顺便改锂电。

盒子



型号CX-0726



说明书和不干胶贴



个头很小,有温度湿度指示,但是湿度不准,温度还可以,有表情指示(不同温湿度时变化)。



反面



一粒2032供电,中框4颗螺丝竟然都省了,导致一开后盖就把中框拽下来半截。



后盖



电池触片



拆开后 板号QD200814



另一面



臭油块儿挺圆,用了一颗1.5v ldo供电,因此供电范围很宽,静态功耗10ua+每隔7秒刷新3次60ua(0.3秒采样),等效功耗大概20ua。




xc6206 ldo(丝印65F9)



资料








用的普通全反射底反光纸


内部空间极其有限,屏和四周塑料框水平面可用空间厚度2mm左右,但是主板臭油块和外围元件也要占用这2mm的空间,这就对背光模组的添加提出很高要求,实际可用厚度仅1mm左右。
一度想放弃,但是作为挑战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其成为可能。


先依照四周塑料框剪一张纸片



找来三种不同结构厚度的漫反板 ,都是超薄的。
分别0.8mm 1mm 1.2mm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0.8mm 正面带均光颗粒的,这样可以省却一张一次均光膜的厚度,大概0.1mm。



纸片贴好



裁剪好后撕下



放里面比划一下合适



为了在超薄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背光均匀性,再裁剪一张二次均光膜。



上面材料备用,由于原屏就没打算让你加背光,因此用的全反射底反光膜,不透光,必须揭去换半透半反的。



一块废旧手机屏,揭去半透半反底反光膜。



贴温度计屏幕上



正面效果,屏幕改造完毕。



超薄的背光模组只能用多点光源来提升光线均匀度,因此用了三颗超薄led。



为了简化驱动电路(不设置升压电路)串联改并联,割断原线路。



飞线改并联



焊好上环氧树脂



固化后将漫反板和均光膜用pet超薄双面胶四周粘好。



背面再贴一层底反射膜



led发光部分用镜面反光膜包裹覆盖,防止漏光。



粘好后



最终整个模组在获得较理想均光效果的前提下厚度控制在了1mm左右



下面挖孔添加充电接口,由于背光模组最低驱动电压在3v+左右,因此原CR2032已不适用,必须改锂电供电。



放里面试试,这个充电口的安置也是再长1mm都放不下。



旁边开孔,用作充电指示。



小孔内部环氧树脂灌入,固化后形成导光柱,因此不用再单独设立导光柱,led也一起粘在孔内。
接口环氧胶固定



TTP233D是一颗低功耗单键触摸ic,节能模式微功耗2ua左右,支持触发锁定和点按。
由于内部空间 便利性考量 和外观权衡,打算用触摸按键。
触发一次延迟4秒关闭,长按一直点亮。

丝印223B PSSY

资料




元件大概摆放好(电阻随意摆放的非真实数值),构思走线。
使用外部延迟驱动电路,一颗超薄水滴钽电容,一颗超低压降肖特基(vf只有不到0.15v),用作驱动管栅极反灌隔离(受限于mos vgson开启电压普通二极管不行)。



用到的充电ic资料 LP4060A





用到的nmos资料 SI2302


led这里用了一块黑色泡棉遮挡背面,避免漏光。



剪一段铜胶带贴到前面面板背面,充当触摸感应电极。



所有元件和引线焊好后用环氧树脂加固



一颗锂电池,200mah ,是这个温度计能放下的最大体积电芯。



去除多余塑料部分



放里面合适



但是装配时发现,电池还是略微顶中框,干脆来个镂空。



再试一下舒坦了



再补4颗螺丝,我也是操碎了心。



装配好后盖



正常点亮,这是没背光的情况,和原来类似。



这是背光点亮时的效果,由于三颗led受限壳体长度限制,无法尽量外移,因此顶部有一些过亮,如果空间不受限,可以做到完全均匀。
即便是这个效果也比马宝那种山寨温度计背光要好的多。



充电亮,满了灭。



充电电流设定到0.6c




动图效果,可以顶部触摸。



也可以正面触摸,很灵敏。



最后送个彩蛋,下图触点短路切换到华氏度显示。








补充内容 (2021-4-13 16:13):
友情推荐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欢迎新游客注册id互动,数码之家新站注册快捷地址https://www.mydigit.cn/member.php?mod=regist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29家元 +1534 收起 理由
有点不烧 + 20 謝謝分享
aec + 20 謝謝分享
邢宝伟 + 20
xdimk + 2 謝謝分享
neswmdjl + 20 手工很赞,以資鼓勵
mydigit + 1000 恭喜获得原创文章热度奖励1000M.
农村小伙 + 20 謝謝分享
weizaisifang + 20 謝謝分享
10655188 + 20
亲爱的混蛋 + 20

查看全部打赏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2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9: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_pc 发表于 2021-4-11 13:51
手巧,那个xc6206 ldo丝印上面印的型号是怎么找到的

搜索引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9 2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cloverzy520 发表于 2021-4-19 21:26
请问一下,电子元件的说明书哪个地方找的啊??

这个地方不固定的,需要动脑筋耐心搜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8: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mgtmm 发表于 2021-4-20 05:20
精细操作,当显功底。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2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若 发表于 2021-5-7 19:14
这种编码器,这个增加灵敏的电容也加了

电路图不完整无法分析啊,q2gs接反了吧? r3又去到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若 发表于 2021-5-7 20:34
r3输出可以看做灯,q2应该怎么接呢,里面46脚是不是应该vcc接6脚给1,4脚接地给0,原理是不是手触后改变 ...

mos按你的图应该用p沟道,二极管也应该换极性,你把mos ds反过来,s接地,d接灯负极  灯正极串个电阻接5v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2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延时1脚不要接二极管,不然没法关断,4 6脚状态可以查数据表,里面有详细说明,都悬空触摸时会高电平,松手马上就低电平,另外你用的编码器手柄必须和外皮地绝缘,灵敏度也必须降低,不然也没法关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21: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若 发表于 2021-5-7 21:12
嗯嗯,大佬我想延时的46脚需不需要接

延时不需要接,gs需要加电容,容值根据需要实验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4: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qf20089 发表于 2021-5-8 13:56
大师出手,惊走四座!高!

我承认你又成功的水了一帖:prais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08: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1: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涅槃 发表于 2021-5-9 09:49
还学到了几个新原件,不错的帖子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13: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3 0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biox998 发表于 2021-5-12 13:57
厉害,厉害,大佬技术精湛,佩服佩服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8 1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尤里23 发表于 2021-5-18 17:14
楼主是高手,学习,佩服!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6 06: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youyouyun 发表于 2021-7-5 22:59
小米温湿度计2,做工好多了。拼多多也是10多块!不比这香!

这个我2块多买的,哪个香?小孩子口气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1 22:58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