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个2200mAH 3S锂电,放了两年没用,拿出来充电发现坏了1s,最上面一个单体只有0.15v,充电死活充不进。另外两个单体正常。
遂把3S改成2S来用。顺便把坏的那个单体,拆开来看了下内部构造。
电池体最外面是用抗拉纤维胶带,包住固定住3节单体。
为防止压坏,两端还有接线pcb硬板,和厚纸板隔垫,顶牢电池两头。
焊线就不用说了,AWG10 号以上 输出得红黑硅胶高温线,以及三芯/四芯平衡充得线。
然后是单体,每个电池单体是用压缩饼干那种铝塑膜包住得,仅露出两片镀镍电极片,
撕开铝塑膜,可见内部多层极板层叠结构。
液体已经干了,拆开一股刺鼻得84消毒液得味道。还好戴了口罩。
像MLCC/PLCC电容一样的,多层薄膜电极极板,正负极交错,
很多层
撕开其中一层,发现是薄薄得铜皮,类似于正极;
其实铜皮只是取电导电,真正得正极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
查了下,负极是锂金属或者锂碳,这里是黑色的。
可见顶部类似于书页书背得铜皮导电页,将每个极板电导连接汇总到正负极。
拆完丢有害垃圾箱,洗手,收拾清洁台面。害怕中毒。
制作工艺应该不难,
猜测:
刀模裁切电极-》正负交叉覆膜-》裁切-》贴合电极-》铝塑灌袋-》注液-》抽真空-》封口涂胶-》多个单体复合-》包装
一个作坊小厂,几台机器应该能搞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