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硬件博物馆简单介绍过这个机器,链接在此;
今天终于没什么事情,准备给这个机器拆开看看,探索一下早期MP3的架构。。。
背面有四颗螺丝,拆下后松开塑料卡扣就可以拆掉外壳了。。。
PCB上有很多元件,说明当时的MP3集成度不高,所以导致一节电池听不了几十分钟就要没电。。。
还是先介绍一下元件:
红:Trumpion t33510FH,这个是MP3的主控芯片,除了包含了8051作为内核以外,还集成了CF/SmartMedia/NAND控制器、USB/并口,但唯独没有集成MP3解码器,相反它却可以将存储介质中的MP3文件转换成音频流输送给解码芯片,让它来进行音频输出。
橙:三星 S5L9275X(TL7232MD),这个就是负责MP3解码的芯片了,它不仅可用于解码MP3音频,也支持从内置的12位ADC采集并编码音频信号(录音功能,虽然这个MP3并没有用到),还支持6波段均衡器,从主控芯片输送出的MPEG音频流送入此芯片后,或被解码成数字音频流输送到独立的音频解码器中,或被其自带的DAC解码成为模拟音频输送到耳机驱动电路。不过由于是较早期的方案,可能是主控输送给解码芯片的带宽不够高或是解码芯片的原因,这个MP3并不支持很高码率的MP3文件(亲测320K无法播放,最高好像是192K),不过考虑到存储空间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没什么人会考虑的。
黄:SST 39VF512,喜闻乐见的512Kbit(64KByte)NOR 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主控芯片的程序。
绿:三星 K9F2808U0M 128Mbit(16MByte)的SLC NAND Flash,和PCB另一面的同样芯片组成32M存储空间,可能是因为主控芯片将这两个Flash芯片看作两个存储介质,于是在管理软件中只能显示为分开的16M。
蓝:TP5218M,和三菱的M5218好像是同一个东西,是个双运放芯片,不知道为什么板子上要有三颗。。。
紫:IRF7304(?),双P沟道MOS管,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粉:圆圆的磨砂牛屎一枚,推测是控制段码液晶屏幕的,可以在附近看到"SEG"的测试点。。。
另一面,除了另一片同样型号的16M Flash以外,就是按钮、显示屏、电源开关(虽然PCB上标注的是HOLD),还有一根酸爽的飞线(背面也有两个飞线,其中一根甚至飞到了MP3解码芯片的多个引脚上,好在查阅Datasheet后得知那些引脚需要接地:sweat:)。
装回去开机测试,还好能用,没弄坏什么东西。。。
————————————————————
PS:查阅主控芯片资料时,发现居然还有一些其他品牌出品外观相似的播放器(链接),看来这个MP3很有可能是工模设计,被许多公司用来生产自己的产品:sweat:。。。看来在2000年初,MP3市场就开始百家争鸣了。。。
全帖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