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5

[车界] 电动车电池研究被大伙儿彻底误读!激烈驾驶根本不会延长电池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个关于电动车电池的研究可把大伙儿给带偏了!这事儿得从头说起:顶尖的《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动态循环增强电池寿命》的论文。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发现,那些经历动态充放电(就是模仿咱们真实开车时那种时快时慢的节奏)的电池,反而比一直保持恒定电流(那种特别理想化、特别温和)的电池更耐用。好家伙,这消息一出来,可让不少电动车车主兴奋坏了,毕竟现在电动车电池的更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动辄数万的更换费用让车主们都在寻找延长电池寿命的最佳方法。于是很多人以为终于找到了可以随便猛踩电门的"科学依据",感觉天天开快车就能把电池给"锻炼"得更健康。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这就好比有人告诉您天天吃汉堡喝啤酒还能活到120岁似的,听起来美得很,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专业搞电池诊断的Aviloo公司赶紧站出来给大家说明真实情况。他们可不是光在实验室里搞理论,而是实打实地测试了402辆同款电动车,得出一个明明白白的结论:经常激烈驾驶的车,电池衰减得就是更快!为啥呢?道理很简单,你电门踩得越狠,能耗就越大,耗电就越快,这意味着你需要更频繁地充电。而每一次充电循环,都会给电池带来压力和损耗,这日积月累的,电池老化自然就变快了。

Aviloo的专家尼古劳斯·迈尔霍费尔(Nikolaus Mayerhofer)给咱算了一笔账,说得特别实在:"如果你采用高效的方式驾驶,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能节省约10%的能量。这意味着,用温和省电的方式开10万公里(约6.2万英里)对电池造成的总损耗,大概也就相当于用激进猛烈的风格开11万公里(约6.8万英里)。" 这账一算就明白,激烈驾驶等于让电池"折寿"。

Aviloo公司并不是说之前那篇《自然》论文的研究结果错了,他们强调的是:很多人误解和误读了科学家的发现。实验室里那种精心控制的"动态循环",跟咱们在路上随心所欲地开快车、猛加速根本就不是一码事!该公司给车主的建议非常明确且始终如一:要想最大化电池寿命,就得高效驾驶;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别用快充、别老是充电超过80%、也别让车长时间满电停放。

不过也有人说了,那我就是喜欢开快车,就是享受这种驾驶乐趣怎么办?是不是这电池就立马废了?也别太焦虑,还有个挺乐观的例子:一项德国研究跟踪了一辆大众ID.3,这辆车在四年里跑了足足17.2万公里(约10.7万英里),而且几乎总是充满电,还经常在满电状态下停着。但即便如此,它的续航里程也就只减少了13公里(约8英里)。所以啊,电池也没咱们想象得那么娇气,偶尔激情一下问题不大,不过要是养成习惯了,那长期来看肯定还是伤电池的。

总之呢,科学家那篇论文本身没错,是咱们的理解跑偏了。实验室里的"动态循环"有其特定含义,跟咱们路上开快车不能划等号。要想让您的爱车电池多服役几年,还是得温柔点儿对待它——日常驾驶温和点,充电好习惯要保持。当然了,人生在世总不能太憋屈,要是实在想感受一下推背感,偶尔来这么一下也没啥大问题,毕竟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没那么脆弱。

所以说,科学研究的结论可真不能断章取义。下次再看到什么"惊人发现",还是得多琢磨琢磨,或者多听听专业人员的解释,可别再闹出把实验室结论当成可以随便飙车指南的乌龙事件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上就不应该成立的东西,理论上也不能瞎编的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激烈驾驶,常人还是尽量避免吧,嫌命长就算了,别伤着无辜的人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的嘴能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结论有点道理,但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驾驶习惯竟然续航里程差距这么小,好象也没什么现实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没考虑下外界和内部温度因素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25 18:23 ,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