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如何制造爆款内容,如何创造热门话题,对于常人来说并非易事,但对于威马汽车这样的企业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毕竟,威马仅在今年就已经奉献了“多连烧”的宏伟壮举。说句题外话,威马官方还能如此淡定,在新势力品牌之中也尚属罕见。
实际上,今年频发自燃恶性事件的品牌,远不止威马一家。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给出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接报的新能源汽车火灾共计有640起。 相比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上升了32%,划重点,新能源车自燃的增幅,已经高于交通工具火灾8.8%的平均增幅。可能光看数据还不够直观,仅2022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就有7台新能源车开启了烧烤模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自燃事件会大幅提升?车主又应该注意些什么?核心问题是到底为什么会自燃? 自燃频发是事实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宣传普及,仅去年全国新能源车一共卖出了超过350万辆。今年或许是油价大涨的原因,新能源车的增长势头就更猛了,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这还是在锂电池、芯片等原材料上涨,导致车企终端加价的前提下。新能源车型销量的飞速增长,就会增加自燃的风险吗?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截止到今年3月,国内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为891.5万辆,照此计算,一季度新能源车自燃率大概是万分之0.72。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曾给出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的起火概率为万分之0.49,2020年为万分之0.26。很明显,新能源车型的自燃概率,在今年有了明显的提升。 当然,马斯克曾经就喷过相关报道,他认为新能源车的自燃事件,被人为恶意放大,燃油车同样会发生自燃问题,尤其是燃油车的自燃概率基本在万分之1-2之间。 马斯克所言非虚,但有偷换概念的嫌疑。首选燃油车自燃普遍为保养欠妥的老旧车型,至于碰撞后起火的也并不常见,尤其是普遍使用工程塑料油箱的当下。 国内的新能源车,最老的也是14年出场仅有8年的车型,问题在于,报道中出事故的新能源车型并不分老旧,即便是刚刚上市的新车,也难逃自燃魔爪。例如,前几天河南郑州发生自燃的宝马i3,也是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车。 首先,新车和老车对比,本就是一个概念,其次燃油车自燃问题大多可以避免,或者说是在可控范围内,而新能源车型的自燃,我们见过行驶中、充电中、停车时、碰撞后,几乎就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时刻。问题的关键是,新能源车自燃不仅威力大,留给车主逃脱的时间也并不充裕。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自燃后,还伴随着爆炸、毒气等问题,车主能第一时间逃离就已经是万幸,车几乎只能剩个空壳。也就是说,选择新能源的车主,您一定要选择自燃险+第三者责任险,一个是赔自己,另一个是赔殃及的车主。 自燃和续航分不开 新能源车的自燃,起火点往往都是从底盘开始。当然,咱也不排除个例,自燃就主要从机舱开始。说白了,新能源车的起火点,基本都来自于动力电池。 国内是从2014年开始推广新能源车,其中主力肯定是“一步到位”的纯电动车型。纯电动车型什么是核心?您挑选新能源车型的时候,续航肯定是先决硬性指标。毕竟抛开颜值、空间、配置、智能,车的本质是代步工具,续航越长您使用越方便。 在如此背景下,续航就是电池厂与主机长内卷的重要方向。提升续航的本质是什么?在同样的布局空间内,存储更多的储能容量。刚开始卷的方向,主要是通过更换电池材质,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元锂电池备受追捧的核心原因。当电池材料卷不动后,就开始卷动力电池内部结构,也就是最近车企经常宣传的CTP、CTB、CTC结构。说白了,就是电池材料技术没有突破,那就通过调整内部布局,来提升整体电池容量。 背景咱讲得差不多了,那为什么技术提升了,自燃的概率也跟着上去了?估计您肯定想的是,这不科学啊。首先一点,电芯单体提升电池容量,就是需要提升内部材质的活性,这就为热失控提供了一定的温床。因为充电、放电的过程中,本就会产生多余的热量,如果电池温控系统不得当,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曾经风靡一时的知豆、众泰E200,由于成本问题,根本没有配备主动温控系统,当电池过热时,就会出现失去动力或者降低充电功率等问题。怎么解决?您把车放一边凉快一会,就能修好了。所以,您在选车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看电池的主动温控系统,它才是保证您安全和车辆性能的基础。如果您选择的是特斯拉,平时开车一定要注意沟沟坎坎、马路牙子、道路遗撒之类的,如果不行磕碰了温控管路。恭喜您,尊贵的特斯拉车主,可以换新的电池组了,10万元高高的。 说完了车本身的硬件,还得聊聊怎么用车。纯电车保养是便宜,但您也需要知道怎么养护它,所谓的养护主要就是充电和放电。首先充电分为慢充和快充,销售买给您车的时候,说的基本都是快充多快多快,想快就要高压。这就和早先的用水塔防水一样,高压灌注水流大,虽然痛快但电芯损耗也大,长时间高压过充,电池内部就容易出现枝晶现象。之前我们讲过,长此以往,电池很容易出现热失控问题。 不光不能高压过充,也不能过度放电。动力电池内部是由众多电芯组合而成,它们虽然要通过一致性测试,但每一个电芯的损耗并不一样。如果单一电芯有问题,就会出现木桶效应,最直接的就是突然断电,无法继续行驶。除了温控、过充、过放,碰撞也是自燃的主要诱因。讲真的,如果您的爱车发生事故,车辆有冒烟、起火的情况。您赶紧跑,往上风口跑,车里灭火器的作用,没比滋水枪强多少。 最后的小建议就是,无论是停车还是充电的时候,尽量远离运营车辆,远离老车这样的高危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