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81|回复: 40

[综合] 小米汽车SU7是不是标志国产车崛起了,在全世界范围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8 12: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一、外观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说用料和内饰:
1、漆面说实话,符合20万的水平,但不及BBA出厂水平,可以说是达到了BBA的补漆水平,肉眼可见的不均匀。2、座椅包裹全Nappa皮,超出20万的水平,但这皮也感受的出来挺薄的,表面一层Nappa,里面的填充不是很充分,可以后续看看拆车测评。虽然我的530i也不是Nappa,但Dakota的皮质厚实,缝线也更精致。座椅皮革这里补充一点,很多人一听Nappa、Alcantara就一定很好,说什么BBA都用仿皮什么的,其实还是要看做工和填充的,厚实的仿皮,包裹感好也不错的,但成本低也是一定的。3、SU7内饰用料有一定塑料感,符合20万的水平。和同价位的电车,甚至BBA也持平吧(新3系不也偷换了塑料方向盘)。塑料感还有集中在了后排,尤其是小冰箱的地方,如果你不是来一场GrandTour,这个冰箱略鸡肋。

4、前排座椅感受好评,远超20万水平,和BBA50万水平相当,符合轿车/轿跑的坐姿,调节丰富,方向盘还带语音控制的前后左右调节,远超同价位BBA和特斯拉了。屏幕设计新颖,能在现在这个时代还能给屏幕创新的,真不多了。系统调节多,好处就是对极致驾驶有帮助,但更多的驾驶者是用不上的。

5、后排一如既往的和其他电动车一样拉胯,但远比特斯拉好,符合20万的水平。电动车先天不足是没法改变的,除非上SUV会好一点,要不就是把后排脚部的电池去掉,但国产电动车大部分都是CTB的方案,不可能做到。身高大于180,基本后排是要蹭头的。建议雷总也不要拉踩标轴5系,单程超过50公里的,标轴5系后排肯定比SU7舒服多了。多提一嘴,电动轿车里的后排最佳还是EQS和EQE,甚至i3都不差。

6、车身基本上钢材,如果铝合金占比大,雷总肯定在发布会上直接吹了,所以基本上在预期内,要把成本控制在这个售价匹配的范围内,钢结构的车身实属无奈之举。另外这样的车身说实话不看好电耗水平了,后续可以看看测评。

7、音响方面,MAX版本的应该是25个扬声器(还是23个?),符合目前国产30万的价格。其实,单纯堆扬声器数量,而不追求品牌,是个聪明的做法。如果25个扬声器都贴上哈曼或者丹拿的标签,价格又会上去一个台阶,但没有品牌的扬声器反而是个省钱讨巧的做法。时间匆忙,我听了一首歌,音质还不错,甚至好于我16个哈曼卡顿的音响,但就是后备箱里外露的低音炮,做工有点糙。SU7的音响绝对绝对不止BBA入门水平(8个扬声器无品牌),另外对于对音色不是特别专业的人来说,不可否认单纯堆扬声器数量就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二、驾驶方面,试驾的是MAX版本,试驾的距离实在不长,不能得出很强的结论
1、刹车,太棒了,远超20万水平,所有我开过的电车中最棒的刹车(甚至有一刻我觉得为了这脚刹车就值得买这辆车),不知道taycan能不能更棒,但这刹车脚感和油车别无二致,甚至有些超越,踩多少是多少,不像大部分电车的刹车,前段贼灵敏,踩一点点就邦邦硬,我感觉电车乘坐体验不好的一口大锅就是绝大部分电车的刹车。我问过很多电车销售,表示电车的刹车由于没有变速箱降档的过程,才会那么硬,但SU7的出现真的应该给那些连刹车都调不好的厂商,好好上一课!

2、油门和加速,也是因为电动车本身的特性,没有太惊艳,就是跟脚,快慢也是系统可调。我全程都是sport+,模拟声浪做的不错,但模拟声浪做出色的电车个人感觉还是宝马。试驾不能超过100KMH,短暂体验了1秒极限推背感。因为没有体验过ModelSPlaid和极氪001FR,但和其他3秒加速的电车来比较的话,基本体验是差不多的,人体感受不出0.5s以内零百加速的差距。

3、转向方面,方向盘手感比较适合我的,我喜欢特别重和沉的感觉。其他电动车的转向实在调的太轻,打了半圈就知道有可变转向比了,SU7的转向是符合它的调性的。在路面刻意走了S型,转向跟手,没有太多的迟疑,衷心希望其他电车可以向SU7学习,但开了十年以上车的老司机来说,电车的转向还是差点意思,感觉依然不如34C。4、转弯侧倾方面控制的不错,具体是因为空悬还是CDC的功劳,不好说,基本和Model3、ET5差不太多,好于34C软趴趴的感觉。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动不动就上空悬的,说实话目前30万价位的国产车的空悬质量挺没谱的,二来对于车身姿态的调整,或者城市路况几乎没有帮助,后期维保还挺贵的。但整车厂就爱卷,别人有的,我也得有,但至于好在哪里,说不清。不像新款的帕美和taycan,保时捷会告诉你双腔空悬对于过弯的帮助,和车身姿态的控制。希望雷总可以出一台没空悬的MAX,再让利给我2万。

总结,如果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是可以让你感受到驾驶乐趣的,是那种电动车时代里带着燃油车热情的乐趣。SU7的最直接竞争对手可能还是极氪,和P7i类似但没有那么类似。但和ET5肯定是两个东西,ET5我感觉大家还是看中换电,否则我觉得按照ET5的能耗管理来说,我都怀疑它在偷电。和Model3比基础版显而易见的性价比更高,特斯拉再吹三电系统好也没用,特斯拉在如今时代三电系统领先程度,都不及它在后排小板凳的落后程度了。试驾当天,的确现场有很多大定车主,有卡宴TurboGT车主,有老款001车主,还有一家三口从嘉兴跑来试驾的,我觉得没必要为了SU7上头。首先,小米第一次造车的质量还是不能确定,我主要指的是工艺品控方面。其次,小米作为特别听劝的公司,指不定明年会带来硬件上的升级和更新,这点在其他新势力上的前车之鉴可不少哈。如果不是为了搏流量,可以先等等。如果着急用车,五五开吧,对驾驶要求没那么高的,也没必要非刮这个“彩票”。如果对汽车认知很强的,并且对操控有追求的,可以试试,不至于失望。


发表于 2025-4-21 1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造车就是车企业的毒蛇,劣币驱赶良币的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车,除了特斯拉,其它都是杂牌,
至于国产车崛起?想太多了吧,油车不说,就电车来讲,没有人家的开源,一样的受制。


要说崛起,无下限的吹牛吹到国家出手算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oness 发表于 2024-5-3 19:49
所以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代工的,华为问界也不是好东西,小米su7也不咋滴,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充电宝 ...

现在车的引擎盖和前保险杠故意尽可能做软,来减少碰撞的冲击加速度,避免乘客和行人重伤

应该硬的是A B C D柱子,还有驾驶仓地面,这个是关键

而问界刚出来那会儿,中保研碰撞试验,问界A柱都弯折成啥样了,结果现在相关报道基本都被和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14: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caojing123456 发表于 2024-4-10 17:15
国内电车还得看比亚迪,在电车行业精专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不及入行3-4年的小弟吗? ...

虽然迪也是差劲,但至少比连底盘是什么都没搞明白的新势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1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汽车很成功的继承了死机的优良传统。高速上死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6 15: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20几万 特斯拉20几万,你会买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5 13:16: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不是快销品哦,所以华为也好,小米也罢,我是真心不看好科技公司玩车,真要能玩好车,那微软IBM甲骨文什么的都玩了。再说了,中国人普及汽车应该不到20年吧,相比较BBA这些摸了百年的车企,沉淀肯定是不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5 00:28: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皮可是个大坑,5年左右不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4 22: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ewhz 发表于 2024-4-10 17:43
我还在等着 南极人汽车发布呢,那才是中国汽车崛起。

我在等德力西电动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4 18: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oness 发表于 2024-5-3 19:49
所以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代工的,华为问界也不是好东西,小米su7也不咋滴,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充电宝 ...

引擎盖软一点好像是碰撞安全要求,实际车需要ABCD柱子 门槛这些维持驾驶舱乘客舱的结构够硬,其他的能软就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4 1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显微镜也没看到原创的中文牌子在哪,倒是有一个被收购的沃尔沃和和一个被收购MG进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 19: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hjphjp321123 发表于 2024-5-1 22:16
华为智选都成笑话了,问界的更坑吧

而且撞车了门似乎没有解锁(可能),但是玻璃没有自动降落。而小米撞 ...

所以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代工的,华为问界也不是好东西,小米su7也不咋滴,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充电宝从不到一米的高度掉落砸到前引擎盖上,结果砸出两个很明显的小坑出来,这车不耐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oness 发表于 2024-5-1 11:07
那华为问界的车怎么样?华为自己也没有造车工厂

华为智选都成笑话了,问界的更坑吧

而且撞车了门似乎没有解锁(可能),但是玻璃没有自动降落。而小米撞车视频,玻璃自动下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 22: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多数车不都也是如此吗?现在有什么产品是整机厂所有配件自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 1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sz1988 发表于 2024-5-1 09:43
人家车厂几十年的技术沉淀,米家3年就搞掂了?当然,或许有它的特殊之处,不过我始终人为小米就是个掮客, ...

那华为问界的车怎么样?华为自己也没有造车工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 09: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z1988 于 2024-5-1 12:21 编辑

人家车厂几十年的技术沉淀,米家3年就搞掂了?当然,或许有它的特殊之处,不过我始终认为小米就是个掮客,更有人说它是行业搅屎棍......反正我是不敢买它的任何东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电车还是很有优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6 05: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讲,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但,有个东西一直想提,很多新世代车企都喜欢搞加速快,可消费者并没有做好准备,过快的提速,其实对绝大多数驾驶者来说,真的是非常危险,当年比亚迪唐刚出来的时候,就出了很多失控的问题,小米的这个也是一样,才几千辆车进入市场,已经几十起事故了。
真心的建议,新世代的车企们,能在驾驶模式上提供一些更安全的设计,让驾驶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高扭带来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5 1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caojing123456 发表于 2024-4-10 17:15
国内电车还得看比亚迪,在电车行业精专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不及入行3-4年的小弟吗? ...

先看一下比亚迪的车身  和A  B 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7 14:11 ,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