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914|回复: 47

[手持表] 万用表排阻是不是神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4 17: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lying201807 于 2024-9-24 17:32 编辑

鄙人的VC189电阻档是拥有的四位半表中,精度最高的了,温漂和精度均比4282强!但是,到了冬天,仍然感觉温漂明显,无意中找到了其排阻,看看参数,还真释怀了,匹配率漂移不大仅仅10ppm/°C,但是温度漂移量最坏可到了30ppm/°C,实际没有这么大,再次受到打击,手持表要想把电阻档做准做稳还真难啊,发个下面的截图给高手们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4-9-30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dayibalang 发表于 2024-9-29 17:41
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根据研究,任何四根线相交的点,其电路特性都是一个四端网络而不是一个点!!!

有本 ...

我转载的几篇文章中,对这些问题作出过比较通俗的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2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的魔翼 发表于 2024-9-29 17:48
1KΩ是个比较尴尬的电阻值,只能用于过渡电阻传递。

我是10只1KΩ电阻,另配两只补偿电阻,组成100Ω到1 ...

我只打算玩到10ppm左右稳定度,器材便宜得多。
电阻,有几颗0.5Ω~24.5K金封金属箔电阻,再加上0.1Ω、10Ω的BZ3、BZ10标准电阻补充作参考基准就行。低阻值用DIY的0.1A、1A恒流源分压传递,高阻值用DIY哈蒙电阻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18: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度赞同“个人还是真是玩不起基准的”的论断。。。作为芸芸大众,玩转四位半就很知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17: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linksys123 发表于 2024-9-29 16:56
对于10KΩ以上的哈蒙电阻,只要求达到1ppm传递精度,哈蒙节其实可以省略,DIY难度小得多
DIY低阻哈蒙,要 ...

1KΩ是个比较尴尬的电阻值,只能用于过渡电阻传递。

我是10只1KΩ电阻,另配两只补偿电阻,组成100Ω到10KΩ的哈蒙传递电阻。只要有标准的1V和10mA,就能确保100Ω是准确的!!!
因此,还搭建了一个电流源,主要是为了保障100Ω中间基准器的温漂稳定。另外就是成本问题,2021团购的100Ω、1K的VHP202Z都是160元/只,各团购的10只都已经用完了,还收过不少。

但是,1Ω到100Ω的哈蒙传递电阻,做得并不好,与1Ω标准电阻器对比,差距有些大。所以后来又团购了VHP202Z的10R1、999R5,重新制作了哈蒙节,重新制作了100Ω哈蒙传递电阻,达到了预期效果。

说起来,这些都是泪,由于自己技术知识储备少,走过不少弯路,都是实打实交了“学费”。

那怕是现在,也在不断交学费中,今年还收了L&N 4210-B、托马斯4210、AE USR-1R为了就是用于校准FLUKE5720,后来公司收了一套Thomas标准电阻器(油罐),我又顺风车收了L&N 4214和ESI S104两个10K,送到广州做标定与校准,还好都没有超标。

就今年,花在基准和仪表上的钱,已经超过了30W,还好我有公司兜底,自己不玩了,可以转给公司做固定资产。所以说,个人还是真是玩不起基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17:41: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的魔翼 发表于 2024-9-26 15:15
使用贴片电阻做哈蒙过渡电阻量具,难度非常大吧。



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根据研究,任何四根线相交的点,其电路特性都是一个四端网络而不是一个点!!!

有本椭圆电阻的专著对此类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可以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9 16: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的魔翼 发表于 2024-9-26 15:15
使用贴片电阻做哈蒙过渡电阻量具,难度非常大吧。

对于10KΩ以上的哈蒙电阻,只要求达到1ppm传递精度,哈蒙节其实可以省略,DIY难度小得多
DIY低阻哈蒙,要达到高精度传递,会很麻烦,所以我不打算DIY 10KΩ以下的哈蒙电阻
低阻值电阻,我用分压法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7 0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的魔翼 发表于 2024-9-26 15:15
使用贴片电阻做哈蒙过渡电阻量具,难度非常大吧。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2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坛友放大招了,让我等一饱眼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15: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使的魔翼 于 2024-9-26 15:44 编辑
linksys123 发表于 2024-9-25 21:16
我做成1M哈蒙电阻后,一般都是总体测试10支电阻全并联(100K)或全串联(10M)的阻值,单个阻值测试比较 ...

使用贴片电阻做哈蒙过渡电阻量具,难度非常大吧。


哈蒙电阻量具,也叫哈蒙传递标准,或者叫过渡电阻量具,一般是10个到12个永久的串联在一起的精密电阻。由于每一只都具备4端引线,因此可以分别校准。由于是串联的,因此可以直接取出标称值电阻的10倍,或者把引出端相间的接到一起并联,得到标称值电阻的1/10,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实现1:100的转移。


上图中的那个三角形,就是哈蒙节点,简称哈蒙节。
哈蒙节的特点,就是一个四端0电阻。也就是说,任何两个接点通以电流,其余两个接点电压都为零。



电阻零点校准器就是根据哈蒙节特点制作的:




也许有人会想,那还不简单,把4个引线焊接在一起,不就可以了?


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根据研究,任何四根线相交的点,其电路特性都是一个四端网络而不是一个点!!!
根据张叔涵《哈蒙电阻网络的基本理论》,对哈蒙电阻可以理解为:
----10个电阻串联之阻值,与单个10个电阻分别测试后之和相等。那么,下一步所要做的,就是理解10个电阻并联的阻值,也为10个分别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也就是满足理论并联公式。


哈蒙电阻的内部,一般是用哈蒙节点,具有任意4线0电阻特性,这样才可以串联、并联自如。但是,经常采用一种简化的半对称的哈蒙节点。



这个简化哈蒙节点,从两个孔眼流入流出电流,由于具有半对称性,可以保证从两个豁口出的电压接近为0。反过来也一样成立。
-----而这个节点形状是获得专利的


下面这些是个人仿制的半对称哈蒙节点,半成品、成品的哈蒙电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的魔翼 发表于 2024-9-26 10:05
把这个C48拆下来,再重新焊上去,针脚留长一点,锡点灌满点。因为这种电阻网络器对焊点中空或虚爆很敏感 ...

这个重要技巧第一次听说,得闲试一试。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1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争锋麦芒 发表于 2024-9-25 18:40
1m的电阻用5个200k的代替会不会好一些呢,请教一下

1M绕线电阻两串两并会更好,也容易进行补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11: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1234 发表于 2024-9-26 10:51
1766这类电阻,温漂补偿比较重要吧!!!

温漂互补是家当电阻网络器最大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1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flying201807 发表于 2024-9-25 22:18
谢谢坛友提供经验。看图似乎就第一个电阻漂得多一点约20ppm,其他都很低。 ...

有很大运气因素吧,不同批次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后面用同型号的30K、100K 25ppm 1206贴片电阻DIY哈蒙电阻,整体温漂没有这个1M这么理想,大约有8-10p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1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766这类电阻,温漂补偿比较重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1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flying201807 发表于 2024-9-25 12:25
谢谢提供经验,继续观察我这个表上的C48。

把这个C48拆下来,再重新焊上去,针脚留长一点,锡点灌满点。因为这种电阻网络器对焊点中空或虚爆很敏感。

一点小技巧:C48要与PCB成90度角,也就是说C48平躺与PCB平行。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28 收起 理由
flying201807 + 2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6 08: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有很大作用,但不是决定一个表的决定性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2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够用,精密仪器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2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lying201807 于 2024-9-25 22:21 编辑
linksys123 发表于 2024-9-25 21:16
我做成1M哈蒙电阻后,一般都是总体测试10支电阻全并联(100K)或全串联(10M)的阻值,单个阻值测试比较 ...

谢谢坛友提供经验。看图似乎就第一个电阻漂得多一点约20ppm,其他都很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2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争锋麦芒 发表于 2024-9-25 18:40
1m的电阻用5个200k的代替会不会好一些呢,请教一下

多颗串联,空气湿度大时,PCB布局配合好,理论上影响会小一些
温漂的话,则要看温漂分布情况如何。如我在楼上提到的EE 1M 15PPM电阻,温漂全在负方向,串联起来也改善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3 09:49 ,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