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制造业的巅峰对决迎来生死时刻。英特尔把代工转型的筹码全押在18A工艺(1.8纳米)上,却撞上台积电明年量产的2纳米重炮。这场价值千亿的豪赌背后,四大现实尤为刺眼:
钞票燃烧四年亏个底朝天
过去四年英特尔为追赶台积电,疯狂投入超900亿美元扩建晶圆厂。但代工业务像个无底洞——去年亏掉整整1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又没了25亿美元。更扎心的是股价:相比2024年高峰直接腰斩,市值蒸发了近半。
18A的背水一战
眼下英特尔18A工艺进入"风险试产"阶段(小批量验证良率),用上两大核心技术:
1️⃣ RibbonFET环栅晶体管:终结沿用20年的FinFET技术,电流控制更精准
2️⃣ PowerVia背面供电:把供电线路埋到芯片背面,信号干扰骤降30%
官方宣称这些创新让18A在能效上反超台积电2nm,尤其适合AI和超算芯片。
台积电的恐怖实力碾压
当英特尔还在试产爬坡,台积电的2nm产线已踩足油门:
2025年下半年在台湾量产
首次使用全环绕栅晶体管(GAA),比3nm性能高15%、功耗降30%
良率冲到60%(每百颗芯片合格60颗)
对比下,业内消息称英特尔18A良率仅20%-30%,三星同类技术也只有40%。
客户争夺惨遭降维打击
台积电手握王炸客户:苹果、AMD、英伟达集体包圆2025年2nm产能。反观英特尔:
18A试产后遭部分客户退单
自家2026年旗舰CPU Nova Lake仍要外包给台积电代工
工艺节点连续跳票(18A比计划晚了一年多)
资本市场的残酷判决
英特尔股价五年坐穿过山车轨道:2021年微涨6%,2022年暴跌47%,2023年回血95%,2024年再度崩盘60%。这波动幅度把标准普尔500指数远远甩开,投资人显然对技术追赶失去耐心。
回看台积电牢牢控制全球六成代工份额,每年研发投入还比英特尔多出十几亿美元(2024年台积电56亿 vs 英特尔40亿),这场2nm战争早已超出技术范畴——它是产业链生态、资本耐力与时间窗口的三重绞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