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2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射频盒也是老爷子上次捡电扇啊,耳机子啊等等一块捡回来的,当年,不是所有的电视都能接驳游戏机的AV,那时候,原生的带AV的机型不多,三洋,昆仑,天鹅,这路83P的属于个例,再有就是两片鸡里的使用IX0689的夏普TA2片,以及56机芯的TA四片鸡有一路电源隔离的,可以,而大部分如东芝L851,松下M11,M12,等等,都是串联型开关电源,都是地板带电的,安不了AV
好像有一款西湖18的平直电视,不带遥控的,8个还是12个键的,后边也是一对RCA一对BNC,支持AV,记得当年给我们现在1楼的李校长改遥控的就是这款西湖18,
那时候,大多数电视都只能有一个信号输入端,就是TV口,有的冷地板的,这个口靠下,基本上就是里桌面一包烟的宽度那么高,是直接插高频头的嘴子,热地板的往往偏高都在机器的1/2以上,是块活的板子,里边往往都爱加3-4个或蓝或黄的高压瓷片,隔离开任何地方来的交流电,当然也有仅仅延长不设隔离的,那就是直通线,有可能是因为高频头离后盖远,没法子,不过后来的冷板机器都是把高频头设计在一边,高压包设计在另一边,这估计跟设计师的啫啫(造句:切啫啫呀,小朋友。(语出自周星驰《逃学威龙》)喜欢穿裤子时,放在左腿还是右腿这边有关,哈哈哈
冷地板的自然是好了,往往都带AV,想看AV,玩游戏,插上就行,最早出的红白机,哪怕配黑白机,都无所谓,因为就算是低配,也得给根RF线把调手轮,调出最清楚的彩色画面来,一摁启动钮,嘣-嘣--蹦--蹦--蹦,哒利耷拉地里咕隆。哒哒哒哒哒哒,连着三级蹦,,嗖嗖,见着就打,再一个三级蹦,坠海了,往上打,那个闷炮,还有上面那打黑枪的,蹦,蹦,朝上射击,打中一个,卧倒,空翻,捡M,一枪俩,蹦蹦蹦,捡L还是捡S呢,草,让树林里一个小子给来个黑枣挂了,又掉下来一个,我来报仇啦,草,那小子躲起来了,蹦过去,我蹦我蹦我蹦蹦蹦,卧倒,搂火,这横向有炮,斜下边也有炮,还有个小人打我黑枪,站起来就死,趴着还是死,早知道不捡L了,捡S就好了,一起来就死,30个人都不够用的啊(过来人知道我说啥了不?)(准有人偷乐,30个人连第一关的一半都过不去啊,这手臭的)
毕竟RF玩起来不过瘾,所以后来也有支持AV的游戏机了,VCD是94年前后开始推出的吧,当年万燕镭射王,是我国的民族企业的骄傲,可惜这老板跟我差不多,当好人,委屈了自己,便宜了别人,最终,别人都起来了,他完了引用一段网上资料:
万燕公司没有申请专利的沉痛教训
世界上第一台VCD视盘机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诞生于中国的安徽万燕公司。事情发生在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曾展出了一项图像解压缩技术。时任安徽观代集团总经理的姜万勐受其启发,想到用此技术将声音和图像同时存到一张小光盘上。于是在1993年,出资57万元.终于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VCD。同年,与美籍华人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元,成立了万燕公问,生产VCD。
本来VCD一研制出来,就应该申请专利,甚至多国专利。那样,中国市场,甚至世界市场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申请发明专利,保护期将到2013年;如果找有经经验的专利代理人代理,深入挖掘,其权利保护范围还可延伸到后来的DVD。如若那样,如今的万燕公司是什么情景?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成千古恨,万燕公司并没有拿起专利的武器,声品就匆忙上市了。第一批出VCD机1000台,结果国内各家电企业纷纷解剖仿制。一分钱未投入的仿制者反而坐收了渔利。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价格战。然而,仿制者也好景不长。1996年,就被后来者居上的国外DVD赶出了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仿制VCD的企业又纷纷仿制DVD。万燕公司忽略了知识产权,其为此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年VCD最早的时候,是带个射频盒的,所以,好点的牌子,AV,RF,S--V都有,最基本的,也得有AV,可就是中后期出的带AV的,却忽略了市面上使用得起VCD的小民们,却未必都买得起好电视,很多人用黑白机看毛0-片,老彩电更是要看,但是没AV咋整呢,于是,再卖VCD,DVD就都可选配这玩意,插上四根线(AV算两根吧,电源线,RF线)就都有了,还是得找台,拿VCD当电台看。这东西,曾经解决了单身青年看片的问题,功不可没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