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ongo 于 2021-1-16 13:31 编辑
一个老的美国BOSE博士的用于接续苹果手机和iPod的音箱,现在没用了,因为它不能接任何非老苹果的设备,所以拆开来看看。
外型是这样的,经典的博士造型,前面下部有苹果的插座,可以插老苹果手机和iPod:
背面,只有一个电源插口:
电源是正负18V的双直流电源,输入全球通用:
遥控器:
网罩是卡住的,可以直接摘下:
摘下网罩就可以拆内脏了,有螺丝固定,不难拆。
先拆插座和控制部分,在下部:
标签:
插座部分是单独的,拆开:
插座电路板上东西不多:
底座是控制电路,有一块塑料板。拆开,里面电路板上有屏蔽罩:
取下电路板:
打开屏蔽罩:
这就是主控电路板:
主控是飞思卡尔的,应该是DSP数字处理器,专门用博士的绝密算法来处理声音的,以小体积小功率实现好声音的关键之一:
这是闪存芯片:
屏蔽罩里面的东西还不少:
下部的控制电路拆完了,现在到上面拆功放和喇叭:
泡沫海绵上隐藏着一个红外接收头:
泡沫海绵的一侧是一个出声孔,里面据说是博士的秘笈,迷宫声音折反射系统,用它配合主控板上的声音处理电路来实现小体积大低音效果:
再来看看喇叭单元,喇叭的口径并不大,三寸左右的样子,这是博士的特色,体积小声音大:
喇叭纸盆的口径不大,但是磁铁和驱动部分相对很大,几乎和纸盆的直径一样大了,一般喇叭不是这样的:
喇叭是墨西哥组装的:
喇叭底下就是迷宫式声音处理空间,深不可测:
喇叭之间就是功放电路,可以看到大大的散热器:
拆下来,可以看到电路:
这样看得清楚一点,功放电路也有点复杂,零件很多,但是这部分相对都是比较公开成熟的电路,博士的花样应该不多,主要技术诀窍是在主控处理和喇叭迷宫共鸣箱的设计上,当然博士的元件用料是没得说的:
拆完了,总结一下:这种接手机和播放器的小音箱一般结构都很简单,就是一块功放集成块加俩喇叭,但是博士把它做得非常复杂,加了使用DSP的数字声音处理电路和特殊的喇叭以及独家的迷宫式音箱,以取得博士特有的小体积放出大低音的效果。从用料上博士当然也无可挑剔。但是实际效果比同样大小的普通音箱当然要好,不过跟大尺寸音箱的效果还是没法比的,在音响领域尺寸才是第一位的。单纯从音响效果上考虑,同样的价格不如买普通品牌的大音箱。当然博士的卖点是体积小巧,大音箱就没办法放在空间有限的床头桌头,也不方便移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