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时期的泽尼特相机可能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而在没有数码相机之前家里面这台泽尼特122胶片相机却记录了很多十几年前的时光,之前的拍照单纯就是为了记录,一卷胶片拍下来基本上全部都是人像,最近从家里翻出来发现从取景器里看很多灰,而且不是在镜头后面可以吹掉的地方,虽然这台相机已经退休了很久了,但是得益于后期的泽尼特相机都是塑料机身不会上锈,之前家里人用的都很小心,机身和镜头都很新。由于之前自己修各种手机已经很熟练了,于是想自己动手把相机里面的灰尘清理掉。
可以不知道泽尼特这个牌子,但是对于焦外旋转的八羽怪镜头玩器材的都应该听说过吧,虽然这个是泽尼特后期的44M-6只有六个光圈叶片算不上真正的八羽怪,但是都是一个系列的兄弟,这个镜头的焦外旋转效果也很不错。
镜头从上到下依次是对焦环,景深尺,光圈环。对焦环阻尼很舒服,行程也很长,方便精确对焦。至于中间那一排对称增大像光圈样的数字,我也是查了很久后才知道叫景深尺,用来粗略显示对焦范围的,毕竟十几年前的东西精度不是很高。镜头最大光圈2.0,转接全幅后据说还不错。
相机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是ISO感光度设置转盘,热靴,快门速度调节转盘,快门,还有上弦的扳手,上面的是用来看已经拍了几张的小窗。
开始拆机,当然也是从网上找的前人的教程,桌子很乱没来得及收拾。
初步拆开外壳,里面全是的机械齿轮以及用于测光的电路。
机器里面的灰大部分都是源于三棱镜上面那两条黄色海绵,年代太久已经腐朽了,一碰就掉渣。于是把它全部清理下来换上新海绵。测光装置分布在三棱镜左右两侧,仔细看了一下其实就是两个光敏元件。
快门附近的机械装置。
拆下三棱镜后才发现那些取景器里的可见灰尘都是位于三棱镜和裂像对焦屏之间,于是拿气吹吹去,切记对焦屏尽量不要用任何擦镜布接触!!!前车之鉴,之前清理我宾得相机的时候由于不懂,拿医用酒精擦磨砂对焦屏,万万没想到磨砂对焦屏是一层有机涂层,酒精可以溶解,于是乎……又花了大几百配了一块原厂对焦屏。
清理完成后再把掉进机器内部的灰尘吹掉,主要分布在镜头背面和反光板上。
然后再复原,准备上胶卷。
再从取景器观察,就像新的一样,比之前干净了很多。
右下有三个小测光灯,十几年前就有LED了?从上到下,红绿红,曝光准确是绿色,过曝和欠曝是红色,当然得在按下快门光圈达到预设时才能准确测光。和手机里的测光APP对了一下,测光还挺准确。
再晒一晒家里的泽尼特产品,由于有家人很早就在俄罗斯工作,往返之间带了很多苏联的东西,从左到右是夜视仪(红外传感器烧坏了),军用望远镜(有一个镜筒无法对焦),泽尼特12ca相机(和122的区别是它是全金属机身),还有这台功能完好的122相机。
之前家人用了那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这个胶片相机有测光装置,拍照靠口诀,我也是拆机的过程中才发现取景器旁边的金属盖帽是电池仓,机身里面有电路,装上两粒纽扣电池竟然还能较为准确的测光,不得不感叹以前的东西质量就是好。
至于拆机教程,我也是在一个论坛里找了一篇大神写的堪称论文级别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最后,上两张八羽怪旋转焦外照片。
好了就到这里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