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蜗牛小主机回来已经一周了,比较忙也懒得大折腾,就回来装个系统测试正常,确认收货后基本就放一边了。
鉴于我自己对这批机子比较疑惑,又因不少坛友和网友也要做败前功课,所以我把自己做功课所得分享一下。
这次矿难总共外形分类有4种:A,前面罩带网罩;B款硬盘竖插,其实就是壳子转90度;C,D就面板造型略有不同;下图借用卖家图片。AB款前面板2个USB,CD只有一个。
每款又有单双网卡的区别,就是主板上少一个网卡芯片,如下图。再入USB颜色不同,SATA接口数不同,少一个内置SATA2接口等区别,当然这些区别只是减配而已,购买前一定要问清楚。
下面系统说一下异同点:所有机型的CPU都是赛扬J1900,这颗的TDP是10W;主频 1.99G最高睿频到2.4G。
J1900只支持SATA2接口,不能完全发挥固态硬盘速度;硬盘笼部分的SATA3接口是通过外挂芯片桥接出来的,据说不支持引导系统,所以本机的MSATA和自带的SATA都是SATA2标准
J1900只支持1个USB3,所以这批机子不管有几个蓝口,都只有后背下面的一个是USB3.0;其他几个都是2.0,还有几个是GL850扩展出来的,如上图,速度可想而知。
整机网卡芯片有两种一种是英特尔比较老的211千兆网卡,用这个芯片的都是原生支持千兆,不管单口,双口,区别就是1片还是两片211网络芯片;还有一种就是用英特尔82583芯片的机子,这芯片也是千兆芯片,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部分主板去掉各网卡芯片的一个跳线电阻,使芯片运行在100M速度,这部分机子可以通过补上电阻实现千兆速度:想见我另一个帖子https://www.mydigi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292,动手能力不好或没设备的,可以直接买卖家改好的也可,总之这批机子可以理解为都是千兆的。如下图,单网卡家伙是哪个R141,双网卡再加上R186,电阻10欧,据说直接短接也可。
除了CPU的固有特性,其他基本相同,杂牌的电源150~200W不等。不过也够用,下面会说到;
杂牌的内存DDR3L 1600MHz,软件显示三星的型号,颗粒是SEC。
杂牌的16G固态,有常见的几家3~4线小厂提供:
整体做工相对于价格,还是过得去的,外壳不算单薄,硬盘笼边缘虽然割手,但是你知道了,不要去惹它就是了,有个别机型说硬盘做板子缩水了,我买的这个19年1月份出厂的A款没缩水,电阻,电容该有的都有:
最后说一下使用感觉,这机子只有16G的固态,性能据说写20读100出头,厂家用固态并不是想要速度,而是想要节约成本,因为你买不到16G的HDD且能比这个固态便宜的。我安装的是一个极度精简版的某三杰LTSB的WIN10,安装包只有805M,安装后占用空间4G左右,更新一些驱动后,占用6G左右。用USB3.0口接斐讯的1TB移动硬盘,拷贝800G电影,速度稳定在120M左右。CPU参数:
软解1080P(25G的泰坦尼克号):
硬解泰坦尼克号:
接下来要对这风扇下手:
原机电源风扇厂家标3800转,实际基本没什么噪音,估计是温控调速的,我没拆,猜测而已;倒是机箱风扇,噪音感人,需要改进;这机子不带硬盘待机大约15W不到点,带一个1TB硬盘21W,带一个硬盘加19寸显示器40W不到,播放1080P电影55W不到点;就算装满硬盘放全高清电影,估计也就80W左右,这个电源标称150W,应该还是能应付的;有些机型配的200W的电源就更没问题了。转载网友关于ZUMAX电源的评测,觉得80W使用完全没问题:
电源品牌是ZUMAX,型号为FLEX-15000,生产厂商为东莞全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额定功率为150W,单路12V输出,12V输出最高120W,重量580g。
接口方面为1个20-pin主板供电,1个4-pin CPU供电以及1个大4D硬盘笼供电;线材线径为20AWG。
主动PFC+双管正激+单路磁放大
电源散热风扇是捷冷的4020风扇,型号为EFS-04E20M,12V/0.5A
一级EMI被焊在AC输入插座上,由一个绿色的X电容和一对蓝色的Y电容组成+的共模电感。
二级EMI则焊在了主PCB板上,压敏电阻,主要总用是防电涌和防雷击。一个绿色的X电容、一个共模电感、一对蓝色的Y电容以及一个红色的X电容。
整流桥是KBP-310,1000V/3A
主电容是丰宾(Capxon)的电解电容,容量为82μF、耐压400V。
一次侧PFC电路这边用了三颗开关管和一颗快恢复二极管。PFC二极管则为PFCD86G(600V/8A),PFC开关管和两枚主开关管都是信安半导体(Truesemi)的TSF840MR(500V/9A)。
主变压器是一块E33规格的变压器,对于150W输出的电源来说卓卓有余。
待机变压器为E19规格 ,PWM控制芯片是EMC(杰力科技)的EM8564A。
二次侧这边可以看到三枚台湾CITC的肖基特整流管,型号是MBR2045CT-T,TO-220AB封装,45V/20A@150°C,同样是简单粗暴 。
输出滤波电容则采用的是7枚Asia’X 电容,电压从10V-16V不等,电容从1000uF到1600uF不等,耐温105°。还有就是输出针脚都套上了热缩管,防止短路 。
3.3V储能电感底下有个绿芯(Grenergy)的GR8313芯片,可以提供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保护。
稳定日常操作待机一小时温度40度不到(室温大约25度),拔掉机箱风扇待机温升到45度左右,把风扇电源拔下来插到5V上,居然不转;插回12V给风扇串联100欧电阻,风扇转速只有950转左右,温度能压到42度左右,但是电阻温升太大,不符合长期使用的期望值。
手里刚好有一个12V 0.06A的ADDA的滚珠小风扇,直接接到电阻两端,巧的很,小风扇电压4.75到5V之间,电阻也不热了,风扇也都转了;于是用孩子的包书皮,做了个散热风道,把小风扇用3M胶带一起站到散热片上,完工如图
装机后,温度一直稳定在40度左右;我这个人对设备工作环境没有强迫症,我一直认为90度以下都没问题。
总的来说,用到或喜欢折腾的话,在250元价位能拿到这机子还算可以的,毕竟这种冷门想小机箱都要100多元,电源60多,内存100多,固态还要20元吧,主板相当于送的。
实在编不下去了,达不到加精的图片数量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