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2|回复: 1

[业界] 点外卖频率高的大学生更抑郁? 专家:体现社交弱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0 2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前,中国社科院公布了2018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研究结果,该研究对全国1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数据显示,点外卖频率越高的大学生,其自评身体和心理健康测量得分越差,抑郁得分也越高。点外卖和健康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研究,点外卖频率与大学生的抑郁倾向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频点外卖会导致抑郁,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个现状大学生的社交弱化和大学生在选择上的主观能动性。
专家认为,吃饭是门槛最低的社交活动,长时间不跟人交流,沟通能力会退化,抑郁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大学校园里,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很多大学生吃饭不去食堂排队,选择点外卖,不与人交流,默默吃完一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更迷恋“屏社交”,一块屏幕解决多样生活需求,对于现实的社交需求渐渐淡化,对现实中的群体认同渐渐减弱。比起现实社交,屏幕下的当代大学生虽然在沟通成本低的网络社交中找到了群体参与感和认同感,但这并不能妨碍他们从心底感受到孤独。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沉迷在网络社交中的沟通,却恐惧于现实社交中的联系,长此以往,自然会导致内心情绪悲观化。这也是屏幕背后的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社交现状。当代大学生丰富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我需求的满足,更加注重个性化选择。高频点外卖,可能是追求多元的饮食口味,可能是对学校食堂并不满意。他们敢于直面需求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说明,在选择上,他们具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说,大学生的抑郁倾向程度不是点外卖一个单项要素能决定的。但得看到,国内的抑郁症患者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递增。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学校应该经常性的关注学生的一些心理诉求。

发表于 2019-4-30 2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钱啊,没钱哪里来的社交,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我都没钱点外卖自己去买,或者煮面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2 20:10 ,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