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长期以来,全球独立显卡(GPU)市场被英伟达和AMD两巨头垄断,英特尔虽然凭借集成显卡占据全球最高的显卡市场份额,但在利润丰厚的独显市场却没什么话语权。 不过,今后英伟达和AMD二分天下的格局可能会有所改变。因为英特尔已宣布全面进军独显市场。这家半导体巨头用消费者的口吻说道:如今的显卡价格太高了,没有必要。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显卡产品 “很长时间以来,GPU价格都是在200-300美元之间徘徊,但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情让它们变得非常昂贵。你应该感到沮丧,因为你正在失去游戏社区,而我们现在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当地时间9月28日,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说道。他提到的“事情”,应该是指这两年加密货币挖矿导致的显卡价格暴涨。 英特尔当天在会上宣布,其高端台式机独显“Arc A770”将于下个月上市,价格对标英伟达上一代的RTX 3060,性能预计会“轻松超越”后者。 实际上,英特尔并不是独显市场的新手,这个CPU市场的霸主早在上世纪末就推出过独显,但最终由于市场表现不佳而折戟。 在时光飞逝20多年后,英特尔为何又重返独显市场,仅仅是为了帮助游戏玩家们买到平价显卡吗?在英伟达和AMD牢牢把控的市场中,缺乏独显经验的英特尔又该如何争夺蛋糕? 另外,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英伟达、AMD还是英特尔,都是美国公司。在严峻的中美关系下,我们自己的独立显卡发展到哪种程度了,能不能顶得上? 
英伟达CEO黄仁勋 准备以性价比立足? 从时间上看,Arc A770可以说有些“姗姗来迟”了。 就在两天前还有媒体指出,这款显卡并没有像英特尔承诺的那样在“夏天晚些时候”发布,或已推迟。 但最终,它还是在10月到来前亮相了。 Arc A770是一款台式机独显,搭载16GB的GDDR6内存、2100MHz频率和32个Xe内核。 英特尔没有披露这款GPU芯片由谁生产,之前的传言是由台积电6nm制程代工。 目前,在英特尔笔记本和台式机独显的命名序列中,一共有三种型号,分别是针对主流游戏的Arc 3、性能游戏的Arc 5和硬核性能游戏的Arc 7。 与酷睿CPU的命名方式类似,后缀数字越大,代表着性能越强。 在台式机版本的Arc 7显卡中,英特尔又规划了Arc A770和Arc A750。 不难看出,在英特尔自己的定义中,Arc A770已是高端中的高端。 
英特尔Arc系列显卡信息 据基辛格透露,Arc A770显卡的起售价为329美元(约合人民币2383元),预计将于10月12日上市。 就在上周,英伟达刚发布了新一代RTX 40系列显卡,其中旗舰RTX 4090的起售价高达1599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万元),同样也在10月12日上市。 故意选在同一天发售,难道Arc A770刚出道,就要硬刚英伟达新旗舰? 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看来,英特尔并不想在性能上直接挑战英伟达的旗舰,而是希望通过价格优势与英伟达的上一代产品RTX 30系列竞争。 基辛格也坦言,英特尔将争取那些厌倦了为高性能显卡支付高价格的玩家。 他认为,显卡已经变得非常昂贵,没有必要,该公司将解决这个问题。 这似乎也在暗示,英特尔的独显将走性价比路线。 实际上,英特尔在PPT中选择的对比对象也是英伟达的中高端产品RTX 3060。 虽然尚未披露完整测试成绩,但英特尔透露,Arc A770在1080P分辨率的光线追踪游戏中表现优于RTX 3060。该公司强调,与竞争对手相比,新显卡光线追踪性能将提高65%。 
英特尔显卡与英伟达显卡对比 知名科技媒体“The Verge”援引的传言则称,在1440P分辨率下,Arc A770的性能可能介于RTX 3060Ti和RTX 3070之间,但真实参数需要通过基准测试得出。 “两年前评测RTX 3070时,我们认为它是1440P分辨率下的最佳选择。因此,如果Arc A770能以329美元的售价,提供接近RTX 3070(499美元)的性能,那将会很有趣。”该媒体写道。 上个月,英特尔曾发布48项基准测试,显示其即将推出的Arc A750显卡应该能在运行现代游戏时与英伟达的RTX 3060一较高下。 
部分显卡天梯图(点击可放大)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英特尔的入局。在9月28日的美股交易中,英特尔收跌0.30%,盘后下跌逾1%;英伟达则收涨1.51%,AMD也收涨1.31%。 事实上,早在2018年5月,英特尔便宣布要重返独显市场,预计将于2020年推出相关产品。但在突然其来的疫情影响下,直到2021年8月,该公司才正式发布了高性能显卡品牌Intel Arc,中文名为“锐炫”。 据英特尔披露,“锐炫”显卡产品将涉及多代,不仅包括首代首代基于Xe HPG微架构的 Alchemist(DG2),还将包括代号分别为Battlemage、Celestial和Druid的后续几代产品。 今年3月末,英特尔率先推出笔记本电脑独显。彼时该公司透露,首批搭载Arc 3系列独显的笔记本已开始预购,Arc 5、Arc 7系列也将在初夏面市。 随后,英特尔又在6月发布首款台式机独显Arc A380,定位中低端;在8月发布Flex系列数据中心独立GPU,旨在AI等领域与英伟达A10展开竞争。 
英特尔笔记本电脑独显信息 为何就是对显卡不死心? 之所以说英特尔是“重返”独显市场,是因为该公司早在24年前就推出过独显产品。 1998年2月,英特尔与洛克希德·马丁旗下的Real3D联合打造了独立显卡i740。 
英特尔首款独立显卡i740 尽管是与Real3D合作,但这款显卡还是将性能主要放在2D输出上,而当时已有大量3D游戏出现,2D性能已逐渐不能满足游戏玩家对3D画面的追求。 彼时,显卡市场也正处于3dfx、ATI、英伟达、S3、Trident和Matrox“战火纷飞”的年代。相比于3dfx的“一代神卡”Voodoo 2与英伟达GeForce的前身Riva 128,i740由于缺乏3D性能,只能在低端市场游走。 再加上,英特尔坚持自己设计并生产的IDM模式,使得i740的出货跟不上竞品的步伐,市场表现并不理想。仅仅一年多后,i740就被匆匆下架,英特尔的独显产品线也在1999年被砍掉。 与此同时,英伟达通过收购3Dfx,AMD通过收购ATI,逐步在显卡市场站稳了脚跟。 但初次尝试的受挫,并没有让英特尔对独显彻底失去信心。2008年平台化战略成功后,英特尔再次提出基于X86可编程多核心架构、代号为“Larrabee”的独显开发计划。 遗憾的是,还是由于技术路线问题,在经历了两年的漫长调试和准备后,英特尔在2010年坦承,推出“Larrabee”独显基本不可能。 先后两次失败,英特尔为何仍旧对GPU不死心? 其实也不难理解,进军GPU不仅可以扩展产品线,降低对CPU的依赖。更重要的是,GPU如今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算力硬件。 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中,有大量的并行计算任务需要处理,这些任务的计算并不复杂,但总体数量庞大且独立,而GPU可以容纳上千个没有逻辑关系的数值计算线程,它的优势就是无逻辑关系数据的并行计算。CPU则更擅长将其数量相对较少的内核集中用于处理单个任务。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对GPU提出大量需求,当然也包括加密货币挖矿带来的GPU价格上涨,推动着英伟达市值翻了数倍,并帮助其取代英特尔,登上美国最大半导体公司的宝座。 随着GPU在深度学习、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也将使得英伟达产品在这一领域直接侵蚀了英特尔的CPU市场。因此在市场看来,英特尔推出独显产品除了面向消费级市场外,可能也是对英伟达高性能计算产品的防御,并瞄准未来市场的需求。 但由于英伟达和AMD在GPU领域积累了大量专利,英特尔想在独显市场取得突破并不容易。 市调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英伟达在全球独显市场的份额达到7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AMD的份额为20%,刚起步的英特尔,份额仅1%。 
图源:Jon Peddie 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