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22|回复: 218

[钟表] 实操:自制漆包双绞线电容微调电子时钟精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5 11: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里一只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插电常亮电子闹钟(DigiTime 1817)买来有三四年了,走时还算符合国标,每个月快30秒,一年累积下来快6分钟,看着实在不爽,只是鉴于9V供电,上R8025T稍嫌麻烦,考虑再三,还是试试传说中的双绞漆包线大法,也顺便检验一下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废话少说,开拆上图。








9V电源供电,时钟记忆使用9V层叠,原机晶振两脚无串并对地电容。




制备漆包双绞线,经仔细遴选,0.1MM的细如发丝,手感不佳,0.25MM的大小适中,手感正好,就它了。电子钟每天快1秒,参考网帖1CM1秒标准,因为实际电容量会因漆包线线径大小、双绞线麻花扭紧程度等会有差别,预长4CM应该足够了。



漆包双绞线直接并接晶振两脚,不接焊盘,直接明了。




装上外壳,留出顶板,将双绞线伸出机外,方便剪截。



加电试机,因没有精准测量工具,只是简单对着手机跳秒时钟软件目测。电子钟每天慢1.5秒左右, 按照1CM1秒标准加电状态下直接剪去1.5CM双绞线,这样留在机内的双绞线长度应该是2.5CM,再次测试,时间竟然刚刚好,这一剪也太神奇了。连续观测一个星期,时钟走时精准,肉眼下未见有明显误差。长期精度究竟如何,有待连续观察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误差情况到时再报。



结语:漆包双绞线电容微调时钟精度取材方便,简便快捷,方法切实可行,可供坛友参考。本次测试一次裁剪到位实属巧合,不具普遍意义。实际应用可能一次裁剪0.5CM左右较为合适,也就是两到三个麻花节左右的长度可能会更为精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拆坛坛友一般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待机观测时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参与人数 11家元 +1213 收起 理由
mydigit + 1000 恭喜获得原创文章热度奖励1000家元.
rnlm + 5
nokia5320 + 10
笑着无奈 + 20
geek云中漫步 + 20 原創內容
IlovePLC + 10 肯动手就是好
wxhjsr + 10 謝謝分享
hongo + 8 原創內容
家睦 + 100
ww5223017240 + 20 謝謝分享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2-12-5 11: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并联在晶振上就OK了?
这是什么原理?
8205不香了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材容易,期待测试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那1.5秒实在是。。测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lsp2002 发表于 2022-12-5 11:04
并联在晶振上就OK了?
这是什么原理?
8205不香了么?

电容微调频率,他这个9V上8205太高了,得接个LD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经验,收藏备用!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每月慢30秒,何办?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收藏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1: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x067 发表于 2022-12-5 11:14
主要是那1.5秒实在是。。测不出来

用手机时钟软件对时,闹钟分钟开始跳转时,马上看手机时钟的跳秒,肉眼目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1: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巧合这事还真不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都是走慢的,得串联在晶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wmshizheng 发表于 2022-12-5 11:09
取材容易,期待测试结果

暂时观测了一个星期,时钟还是刚刚好,未见有秒误差,正在持续观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高深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剪不出这神奇的1.5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绞漆包线大法,对于跑快的电子钟校时效果不错。1CM1秒的标准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1: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wawa1234 发表于 2022-12-5 11:24
没有高深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剪不出这神奇的1.5cm

纯属巧合,纯属巧合,O(∩_∩)O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tree 发表于 2022-12-5 11:25
双绞漆包线大法,对于跑快的电子钟校时效果不错。1CM1秒的标准值得借鉴。

神州行,我看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玩的电子表也是这样校准的,那时候的基准就是收音机或电视机,可以调的很准的,一般最好在25°室温下校准,这样,一年都不用调表误差都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lsp2002 发表于 2022-12-5 11:04
并联在晶振上就OK了?
这是什么原理?
8205不香了么?

有这种更简单的方法,何必用8025呢。
主要是这种方法不增加耗电,况且早期的电子表晶振旁都有一个可调电容设计,就是校对快慢的
这是用了小辫子电容代替了可调电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l0577 发表于 2022-12-5 11:21
我的都是走慢的,得串联在晶振上

网帖说走慢得串一20P左右的瓷片电容,拆友有空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11: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玩 电子表也是这样校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4-6-9 08:53 ,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3 smzj.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