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0|回复: 9

[1980] 80年专业“价廉”的Sony索尼DXC-1800单管专业级ENG摄像机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1 17: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微笑的先生 于 2023-3-11 17:29 编辑

================
0、前情回顾
================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最终完成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摄像机拆解,小到掌中宝DV,大到演播室广播摄像机,最老的摄像管摄像机也涉猎不少,拆机最为吸引人的是发掘背后的故事,如果你还没看过我的帖子,可以从这个汇总中补补课~从广播级走入家庭,80-90年代的摄像机系列拆解贴

本文严格意义上算是1984摄像管三部曲的外传,机器是81年生产的,统归80年代机型好了。很早之前买的机器,我一共有两台DXC-1800,故障机和正常使用的各一台。恰好遇到坛友收藏特丽尼康的管子,就拆了摄像管转他,拆机过程顺便拍了照片。数坛之前有朋友拆过该机型,我因此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发出来,补足我的拆机序列~正好上一些高清无码大图~

PS.本文的维修手册已上传:点击这里下载,密码khg9

目录:
1、背景介绍
2、外观展示
3、拆解展示
4、彩蛋环节


================
1、背景介绍
================


IMG_3405.jpg
DXC在Sony摄像机产品线代表的是专业级别,比上(BVP)不足比下(HVC)有余,DXC-1800和之前拆解的DXC-6000几乎是同一时期生产出来的,区别也很明显,DXC-1800是单摄像管彩色摄像机,里面使用了一根2/3英寸的Sony SMF Trinicon特丽尼康摄像管作为成像元件,特丽尼康是索尼的商标。

IMG_7520.jpg
三管机器三只摄像管分别对应RGB色彩这个很好理解,单管摄像机如何产生彩色画面呢?各家厂商大多给出相近的答案,那就是:在摄像管前面安放带有特定纹路的色彩滤色片,摄像管电子枪扫描靶面的时候,入射光通过色彩滤色片来获得不同的光强,产生不同的靶面电流信号,然后通过延迟线和滤波器就能分离不同色彩。各家方案思路有所不同,比如Trinicon管子,色彩条纹和探测电极就有独特排列方式。

未标题-2.jpg
上图为松下Saticon单管技术解析材料,使用交错排列的滤色片,不同行数分离不同色彩,最后进行运算,补足色差(个人非专业从业者,也没说的太精确……)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三管的空间和成本,单管也可以拍摄彩色画面;缺点是分辨线数受滤色片排列干扰,清晰度会降低很多,在家用级别的机器上,能够拍摄彩色画面的意义,远大于拍清晰画面的意义。但若在专业用途,就要兼顾画面质量与色彩了。

IMG_6104.jpg
IMG_6936.jpg
BMC-200的1/2英寸Trinicon

IMG_2958.jpg
IMG_2976.jpg
BVP-1的2/3英寸Trinicon
Trinicon在生产初期,使用的是Vidicon作为摄像管技术,后来Saticon技术得到普及,清晰度大大提高,Sony也顺势而为,将Saticon融入到Trinicon里面,命名为SMF Trinicon,SMF为Saticon Mixed Field混合场的意思,使用静电偏转电磁聚焦,可以避免相互干扰。最终,Sony将此技术使用在部分家用机比如BMC-100、200,以及部分专业级机器:DXC-1800、BVP-1。

sony-10f-0749.jpg
DXC-1800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定位工业级(专业级别)的单管彩色摄像机,价格相对低廉,查到相近的小升级款DXC-1820的不含镜头价格约2600美元(58万日元),对比动辄上万美元、几百万日元级别的广播机摄像机,DXC-1800的价格可谓是相当“价廉”了。低价带来的是勉强300线的分辨线数,以及48dB的亮度信杂比,不过在当时的国内很多高校与地方电视台,这样的参数标准却是够用了,因此DXC-1800系列机器在国内有很大的保有量,海鲜市场随处可以搜到包装完好,甚至成色不错的套装机器,不过时间毕竟久远,内部的光学组件大概率会发生霉变。

b129297617.1.jpg
DXF-41搭配DXC-1800

vintage-sony-dxc-1820-color-video_1_9719e12e26a092f452a02dbcd43eb945.jpg
升级款DXC-1820,两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取景器的样式更换了,另外肩垫也换了更贴合肩部的皮托

IMG_5175.jpg
搭配使用的CCU-1800以及兄弟CCU-1820

屏幕快照-2023-03-11-上午10.33.58.jpg
维修手册上展示的DXC-1800参数

================
2、外观展示
================


IMG_3402.jpg
IMG_3403.jpg
DXC-1800的机器特别富有古典美感,粗犷的手扶支架,以及上扬的取景器模组。

IMG_3394.jpg
IMG_3395.jpg
IMG_3396.jpg
拆掉附件之后的样子,可惜不能工作,拆了!

IMG_3397.jpg
验明正身,DXC-1800P,P代表的PAL,铭牌下方有部分控制开关

IMG_3398.jpg
前方的控制面板,从左到右是白平衡,增益,渐隐时间(录像开始或结束的时候添加的特效)

IMG_3399.jpg
另外一面是信号输入输出面板,该机器也支持GenLock信号输入,可以多机器共组拍摄系统

IMG_3400.jpg
作为专业机型,也可以更换镜头

IMG_3401.jpg
寻像器的支架

IMG_3404.jpg
IMG_3405.jpg
IMG_3406.jpg
部分细节

IMG_3407.jpg
内置的Mic
IMG_3408.jpg
背后有连接VTR以及CCU的多芯线缆,传输的是复合模拟信号,非RGB分量

IMG_3409.jpg
发霉的滤镜

================
3、拆解展示
================

“屏幕快照 2023-03-11 下午4.05.13”的副本.jpg
首先根据维修手册查看原理图,信号自PreAMP预放器而来,进入PR分理亮度信号,再经由CR分离彩色信号,最后经过各种校正输入复合信号。
这种老式摄像机维修手册都可以在国际网上搜得到,局域网里面还得多搬运一些……

IMG_3410.jpg
使用日元拆解机器

IMG_3411.jpg
拆掉一面的盖子,露出一整张PCB

IMG_3412.jpg
拆掉PCB,内部还是非常凌乱的……一眼看过去杂乱无章,得梳理梳理

IMG_3413.jpg
先看一眼……具体细节一会再展示

IMG_3428.jpg
另外一面也满满当当

IMG_3429.jpg
同样的凌乱……

IMG_3430.jpg
大部分线缆都是一端焊接在板子上,另外一端做了接插件

IMG_3431.jpg
IMG_3432.jpg
部分线缆用扎带或草绳捆绑整理,也挺细致的

IMG_3433.jpg
大鹏展翅!

IMG_3434.jpg
电源部分的晶体管

IMG_3435.jpg
拆掉电源组件

IMG_3436.jpg
IMG_3437.jpg
IMG_3438.jpg
屏蔽盒内部是变压模块

“屏幕快照 2023-03-11 上午11.14.51”的副本.jpg
维修手册展示这是PW-53电源板,12V输入9.5V、9V输出

IMG_3439.jpg
IMG_3440.jpg
IMG_3441.jpg
IMG_3442.jpg
IMG_3443.jpg
IMG_3483.jpg
IMG_3484.jpg
这部分则是PreAMP前置预放器

IMG_3444.jpg
IMG_3445.jpg
继续拆解,解放前脸面板

IMG_3446.jpg
IMG_3447.jpg
IMG_3448.jpg
前面带有旋转滤色片,拆掉前面板后,上方有三个接头,分别为前握杆变焦遥控接头、镜头接头、取景器接头

IMG_3450.jpg
拆解电路比较枯燥,像解开毛线团似地,左右交换穿过的线缆,最后取下了所有板子,仅仅留下接头板与核心的摄像管

IMG_3455.jpg
IMG_3456.jpg
IMG_3458.jpg
拆掉型号为CT-2222的Trinicon摄像管

IMG_3459.jpg
IMG_3460.jpg
部分电极与管尾

IMG_3451.jpg
剩下的就是一大堆PCB了

IMG_3461.jpg
DF-10偏转板子,负责驱动摄像管扫描电路,因此变压器是必不可少的

IMG_3462.jpg
升压装置

IMG_3463.jpg
IMG_3464.jpg
这个屏蔽的金属盒子是同步信号发生器

IMG_3465.jpg
IMG_3466.jpg
里面有部分IC和精密晶振

IMG_3467.jpg
DF-10背面

IMG_3468.jpg
管座

IMG_3469.jpg
IMG_3475.jpg
IMG_3470.jpg
IMG_3482.jpg
CR-11,彩色信号板,负责处理生成彩色信号。上面有一枚日立生产的4-Bit微处理器,型号为HD44750

IMG_3471.jpg
IMG_3472.jpg
上面有喜闻乐见的水银计时器(科普了好几次了,这次不科普了)

IMG_3473.jpg
负责分离信号的延迟线,负责R、B两色分离,因此需要两片小号的延迟线,堆叠在一起减少空间

IMG_3474.jpg
质量很好的旋转开关

IMG_3476.jpg
IMG_3480.jpg
IMG_3481.jpg
PR-25,亮度信号处理PCB

IMG_3477.jpg
这里有一个大号延迟线,负责G信号的轮廓增强分离

IMG_3478.jpg
应该是滤波器

IMG_3479.jpg
元件满满,集成度不高

IMG_3485.jpg
IMG_3486.jpg
信号输入输出模块

IMG_3487.jpg
里面包含有记忆电池模组

IMG_3488.jpg
IMG_3489.jpg
设置开关,包含自动光束调节开关、彩条发生器开关、副载波相位控制倒相开关,一些频率旋钮

IMG_3490.jpg
IMG_3492.jpg
IMG_3493.jpg
很多芯线缆的接头

IMG_3494.jpg
电源相关的晶体管

IMG_3500.jpg
最后拆出来一些金属件,加入备件库了

================
4、彩蛋环节
================


大家喜闻乐见的彩蛋环节,前文说了我有两台1800,有一台坏了拆开给大家看,另外一台正常使用,我也拍了些素材:


屏幕快照-2023-03-11-下午5.13.51.jpg
找了下之前拍的文件都消失了,只好从视频上截下来几张图

屏幕快照-2023-03-11-下午5.14.01.jpg
300线的劣势挺明显的,色彩也有一点偏色

屏幕快照-2023-03-11-下午5.14.15.jpg
总体来说偏紫色

屏幕快照-2023-03-11-下午5.13.24.jpg
并且饱和度和明度都偏移的厉害,色彩比较寡淡

如果有想观看拆解和拍摄测试视频的朋友,可以移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14y1u77m观看视频



DXC-1800作为低成本的专业级摄像机拍出来画质明显低于价格高昂的三管摄像机,但对于起步阶段的电视台,或者用于教育的场合,DXC-1800还是可以一战的,毕竟保有量(销量)证明一切~

最近一直各种忙,发帖的时间都少之又少,也难沉下心来搞技术考古,只能发点存货了~
THE END

打赏

参与人数 2家元 +42 收起 理由
北极82928 + 30 優秀文章
梅贻琦 + 12 硬核拆机,优秀作品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3-3-11 2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代是分立元件的巅峰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2 01:31: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这台机器trinicon的那位“接盘侠”坛友路过……之前的机器设计真的赏心悦目,每一个细节都是工业艺术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2 1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2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的原件超多的几乎全独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2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真的很复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3 10: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这种单管摄像机的彩色实现原理其实更接近如今的单CCD/单CMOS摄像头,都是通过拜耳滤镜将整个感光平面分成大量的RGB子像素再分别采样,最后合成彩色画面。只不过CCD/CMOS可以做到严格的子像素点对点,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几乎没有串扰,而摄像管由于是电子束扫描成像,控制电路必须知晓当前电子束停留的子像素颜色,这就需要精确计时,在恰当的时刻切换颜色通道,一旦这个时刻过早或过晚,就会识别到错误的颜色,也就是相位误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3 12: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复杂程度能让人发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4 15: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现了“工业美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4 09: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4-4-19 07:20 , Processed in 0.280800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3 smzj.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